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今年纳入城镇医保人员约有40多万人,约占本市城镇居民总数的5%左右。这40多万人,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非从业人员、残疾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
据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张大发介绍,前一阶段该局要求本市各区县社保所对全市城镇非从业人员(男16至59周岁,女16至49周岁)的调查。统计发现,全市劳动年龄内的城镇非从业人员(不含残疾人)约有36万人,其中男22万人,女14万人;市残联此前对劳动年龄内的城镇残疾人员的调查发现,本市无医疗保障残疾人员约4.3万人;市劳动保障局掌握的数据还显示,截至去年底,本市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约有3.5万人。目前,城镇非从业人员中要求解决医疗保险问题的人为数不少。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本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515万余人,享受公费医疗的有160余万人,纳入“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范围的有180余万人,全市享受不同形式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超过850万人。
参保者由三类人构成
★关于参保范围
市劳动保障部门透露,劳动年龄内的非从业人员是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特殊群体,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市初步决定城镇非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年筹资标准,将包括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两部分,每年个人一次性缴费后,参保者即可获得一年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同时,由于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家庭赡养和社会救助,因此本市拟对所有相关参保者的缴费实行财政补贴一部分的办法。不过,由于相关各个人群的情况差异较大,因此预计财政补贴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其中,这项制度的重点是解决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问题,政府对符合参保条件的重残者的补贴预计会占其年筹资标准的绝大部分。而其他参保者政府也将给予其一定的适当补贴。
财政补贴标准将不同
★关于筹资标准
据介绍,按照此前国务院确定的城镇居民主要解决保大病的原则,本市劳动年龄内的非从业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将主要解决其住院医疗费用,也就是起到保当期、保大病的作用。在门诊方面,新政预计将只负责其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等3种特殊病的门诊医疗费用。
在报销方面,该政策拟参考“一老”医保政策的规定。不过,劳动保障部门也将考虑劳动年龄内的非从业人员的具体特点,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主要解决大病住院问题
★关于保障范围
在参保方法和就医管理方面,市劳动保障部门拟规定,本市劳动年龄内的非从业人员在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时,既可以到户籍所在地,也可就近到居住地街道的社保所提出参保申请和缴费。
对于参保者来说,本市将为其发放医保手册,届时参保者有望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3所医院作为本人的定点医疗机构。此外,参保者还可直接到全市的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就医。参保者将适用本市城镇参保职工的医保药品目录。
不过,相关参保者预计将不建医保个人账户,不发银行的医保存折,不计个人缴费年限。
预计个人可选3家医院
★关于定点医院
■背景资料
北京现行“一老”(城镇老年人)医保制度
筹资标准
标准(元/年) 个人缴费(元/年)
1400 300
保障待遇
报销比例 住院起付线(元) 年度内累计最高报销额(元)
60% 1300 7万
■心声
★非从业人员
日子会慢慢变好
家住广内街道的孙先生年轻时就患上了糖尿病,身体不好,又没什么学历,缺乏一技之长,这让他多年来一直没有工作。
孙先生说:“我的医药费是家里最大的一笔支出,我又没有医保,所以生活很拮据。无奈之下,我只得提交了低保申请。”
“前不久看到报上报道了今年市政府要为民办的实事,里面说要让医保覆盖所有的城镇居民。”孙先生表示,“政策出台后,我就有盼头了。我的药费说不定就能报销不少,家里的日子也会慢慢变好。”
★残疾人
生活压力将减轻
葛先生今年35岁,家住永外街道。作为一位肢体残疾人,加之还兼有脊椎变形和严重的肝病,这使得他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而且每天都得吃药治疗。更让这个家庭难以为继的是,葛先生的母亲前些年还患上了肾病。一家人每个月仅药费就至少要支出四五百元。
葛先生说:“我知道如果能够有个大病保险帮我们报销点药费,那我们就都可以住院治疗了。可惜得了病之后各种商业保险都不许我们再参保了。听别人说,今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好像要把我们这样的残疾人纳入医保制度里,我特别盼着这个政策早点出来,能减轻我家的生活压力。”
京报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