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探讨这个问题,缘起于一次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帖子,帖子的作者对自己所工作的上家公司进行了措辞极为严厉的批评,描述的一塌糊涂。 从帖子中看出笔者在公司中做了3年的时间,提高不少,最终因为不满公司不能提供更优越的待遇而离开, 并在别人询问其公司如何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抨击。
看后十分感慨:我们常说要有感恩的心,却常常不能付诸行动。面试这么多年,我经常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面试者常常在言语上带出对上家公司的不满,可能是管理混乱、可能是不能给出与付出对等的待遇等等。
不想为公司辩解什么,确实存在各种原因;也不想批评个人离开的行为,因为个人有个人的追求。在这里我只想谈一点,就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公司。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成长的经历,特别是在经历了大学生活进入到企业之后,在前期成长非常迅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那时候就像是白纸、干的海绵,任何一点在职经验和态度对我们都是正向的、积极的。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就非常努力的学习提高,而且精力充沛,所以提高就更十分迅速。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特别是工作1年到3年之间,年轻人的跳槽频率是十分高的。
这里面的常见心态是:
1. 我具备了更高的能力,当然应该提供给我更高的薪水,如果不给我,我就跳槽
2. 在这里学不到东西了,我要跳槽去别的地方学更多的东西
3. 能力也没觉得提高,也没觉得有发展前途,到其他公司看看吧
4. 这个岗位行业不适合我,换换看看,说不定遇到更适合的工作
从个人角度出发,以上的心态都似乎非常的合理有道理,到底该如何来看待曾经的企业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经常犯错误的,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是可以接纳容忍你的犯错,从而给你带来了自我的成长,那么你犯错误的代价是谁来承担?当然是企业或者你的直接上司!所以,企业付给你的,不仅仅是薪水,还有培养的环境,以及因为你的经验欠缺所带来的企业损失。 年轻人、甚至有些工作了多年的人都看不到这一点。仅以薪水来衡量自己的获得。可以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每一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的企业,都可以算是你的伯乐,都给了你成长的土壤。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技能,还有工作的态度,处事的方法,合作的方式等等,即使合作失败了,获得的也是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对自我选择上的更加清晰(至少抛弃掉一个途径嘛)。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感谢曾经与自己相处的企业,毕竟没有完美的企业,就像没有完美的个人一样,感谢它带给自己的帮助和成长,感谢它让你更多认识工作、职场,就是我们最佳的态度。特别是如果因为它的帮助,我们自己成长非常迅速,已经超过了企业自己的成长速度,使得它现在不能满足你:无论是知识、技能、回报或者任何其他方面!
因此,即使离开了,也不要否定它,因为,你的成长是因为它提供了环境,你是在它之中成长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人的成长有高潮有低谷,现在你发展快了,并不代表你以后永远比这家公司的发展快,也许以后,这家企业超过你个人的发展速度,并且有更好的合作机会,你们还会继续合作吗?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感谢你的上家公司,因为,你们曾经在一起!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