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职场进化论:工作量上的爱与怕 能者必然多劳?

2018-07-0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核心提示

 ■工作量是职场敏感词之一,我们对工作量又爱又怕,不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和收入,反映着每个人在办公室里的位置,更因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正向的能量。

 ■工作量似乎永远是个被动的话题做得好、做得快是错吗?她不明白,凭什么能者就要多劳?

 从结果上看,让能力强的员工多替其他人分担一些工作,确实是提高整个团队业绩水平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那些期待团队总分最大化的领导看来,既然存在那么一种人,他们在相同时间里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多,或者同样一件事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把这种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才算是达到了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还有一种领导是看重过程的,他们衡量工作量的方式是一个人的时间有没有被填满。你希望速战速决,因为别人花在一件事的时间足够你完成三件,而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是,上司们看到的客观效果却是,别人的日程全部排满工作,而你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闲着。如果身处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之中,开足马力工作决不是一个好策略。因为即便实际上你完成的工作量足有其他人的三倍,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你只不过是做了分内的事情。

 从无数次小打小闹中获得经验

 工作量似乎永远是个被动的话题粉丝。回想当年挣扎在工作量上的日子,他心怀感激,因为正是那时接触的无数个人和无数件事,才让他从书本理论上走出来,在一次次看似小打小闹的实际操作中,磨砺心性,提高能力。

 游刃有余都是狼狈不堪换来的

 在谈到工作量时,人们往往会同时在两个维度上作出评价:数量和质量。换句话说,合理的工作量统计除了要考虑做了多少之外,还要具体分析做了什么。因为工作的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单纯用数量一个指标来衡量,难免有失偏颇。

 于是,当我们引入质量这个维度来探讨工作量的问题时,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了。

 举个例子:刚刚入职的客户代表每天扎在写字楼里挨家挨户敲门开发客户资源,而销售总监坐在办公室里拨几个电话就能搞定一个大单。你能判断他们谁的工作量更高?

 作为熟手在工作量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需要完成少而精的那部分工作这类工作最需要的是经验和判断,虽然看上去劳动量并不大。

 比如,助理们熬了几夜赶出了一份报告,上面清晰地列出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二三四,以及每种选择背后的利益和风险。而此时部门经理需要做的则是,从这几页A4纸中获得信息,并作出最终的判断。学界也是如此。学生时代我曾参与过一项全国大型社会调查,上万份问卷需要抽样、寄送、回收、录入。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时间,只要没有课,全班同学就被拉去干活。当我们把1万份数据整理好之后,老师们则开始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就像一座金字塔,绝大多数人在做塔基,也一定有人脱颖而出成为塔尖。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工作量构成,你就依稀能看到自己在办公室里所处的位置。

 其实,在职场中,无论你面临的工作量以何种形式体现,这都不重要,关键的是你要认清自己。不必羡慕那种看起来或简单或轻松的工作状态,除了少数极具天分的人之外,他们今天的游刃有余都是昨天的疲于奔命、狼狈不堪换来的,经验加上悟性让他们的职场生涯更具含金量。同样,也不要漠视那些忙忙碌碌没有头绪的人,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热爱而不是敷衍,想做好而不只是做到,积累经验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专业上注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浅尝辄止,工作量不仅吓不倒、难不倒你,还会在职场的跑道上给你以更强的助力。(方奕晗)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