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转换,在一个方向上的持续增值!

2018-08-01 08:00:04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Van:男,26岁,中文专业,四年做了三份工作,分别是:第一份工作,1年的行政助理;第二份工作,医药行业2年的销售主管;第三份工作,IT业知名的外企1年的市场主管。  Van从外企辞职不久,用他的说话就是“一气之下,吵了老板鱿鱼”。有了四年工作经验的Van,一直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确实有过骄人的业绩,所以Van放心大胆地开始找外企公司销售管理或者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结果投放简历之后回应并不多,Van喜欢的企业最终面试失败,而看中他的企业他又不愿意去。  越找工作心越虚,Van真的没有想到“优秀的”自己竟然不被社会青睐,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用人单位的问题?还是形势的问题?   专家分析:  在详细和Van交流之后,发现被他称道的经验、经历,其实犯了职场上的三大忌讳。  忌讳一:职业转换缺乏连续性,难以定位。  Van的职业转换是一种“跨越式”方式,每一次转换都是职业、行业同时变,这样一种变换方式需要他既了解职业要求,还熟悉行业规则,难度很大,而工作1-2年的时间本身比较尴尬,从有利的方面讲,Van有了经验,还有过业绩,可以胜任类似的工作,但是从不利的方面讲,他的经历,给用人单位的概念不清晰,不知道Van喜欢做什么,不知道他准备在什么领域中发展,不知道他的潜力在哪里。  忌讳二:职场上的积累多了头衔,少了内在竞争力。  Van做了三份工作,听起来职位越来越高,其实并没有变化,都是一般职员,称为“主管”的工作其实没有实质的权力,而且几乎每一份工作他都是浅尝辄止。Van的理由是“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所以改行去做认为有发展空间的事情”。  忌讳三:给了用人单位一个较高的期望,但其实有差距。  Van在简历中和面试的时候都强调了他最近的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但是,事实上,这个经历并没有带给Van实际的价值,相反,它提高了用人单位对他的期望值,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对他的求职并没有好处。他说,“每次听到用人单位一遍又一遍地询问他为什么辞职的时候,Van都快要发火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问来问去有什么意思呢?”  专家支招:  1、Van需要对自己做一个深度的评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有哪些潜力。测评结果显示,他更加适合从事销售工作。  2、Van需要对自己的择业要求做一个界定:是在哪个行业发展,应聘什么职位,到什么样的企业中工作。Van分散的职业背景只能证明他有一定的经验和阅历,但并不能证明他能够做得很优秀,换句话说,Van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没有表现出在同类人才中的竞争力。这时候,需要他给自己,也给用人单位一个说法,到底在哪个领域有竞争力。  3、学会搭建职业发展的“桥梁”。Van有些任性,总是想一步到位,总是按照自己想象的道理去行事,在职业转换上缺乏技巧。其实,很多情况下,职业的转换需要搭建桥梁,无法一步到位。对于现阶段的Van而言,他“搭建桥梁”主要有一个目标:如何进入自己喜欢的企业。Van一直强调要进入外企,但是他的资历并不够,竞争激烈,他有没有胜算的可能,一天天地等待下去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他可以从民营企业入手,逐渐过渡到外企中。  专家感言:  职业的转换是有技巧的,不是“名企”、“高职位”、“有经验”就一定有利,职业规划讲究实力的“有效积累”,也讲究职业连续性,还讲究搭建合适的桥梁,帮助自己通向向往的地方。提醒大家在简历、面试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经历存在的“漏洞”,千万不要像Van一样,把忌讳的事情当成了好事。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