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为何放弃高薪职位?

2018-08-0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企业花在人力资本上的平均开支为36%,  但是,你可否知道:  39%的人对于培训和发展不满意,  37%的人对于福利不满意,  36%的人对于参与水平不满意,  究竟哪个才是你自己?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读完之后或许会有所感悟。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国王要征讨另一个国家,一位大臣谏阻不成,结果国王出征导致惨败。不仅如此,国王沦为奴隶,而这位大臣却没有抛弃他的国王,在敌国三年间忍辱负重,终于保全国王回国。  此后,这位狂放的国王,一改以前的傲慢,筑城立廓,发展生产,终于在20年后,歼灭了敌国。然而,在庆功晚宴上,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却悄然出走,乘舟覆还,远遁他乡,随后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号称陶朱公。这位大臣后来被称作“中华商圣”,他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范蠡。  或许人们会说,范蠡是害怕“鸟尽弓藏,兔死犬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如范蠡、张良这样的人人生终极目标并非功名利禄,这些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而那种自由自在,浪迹天涯的生活,更能满足他们不羁的心。  虽然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本上的平均成本为36%,但是在领先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美世咨询公司的调查中显示:只有61%的人对于自己在公司的培训和发展满意,也只有64%满意自己的参与度。而这些正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公司的一些核心人才流失。  现在也有很多人,他们抛弃已有的成功,重新开始自己的另一个生命。无法否认的是,这种人还是需要一点胆识的。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年少时曾被荣幸地选为维也纳民众自发游行的旗手,这是当地学生梦寐以求的光荣任务。可是在游行中,他却突然转身把旗子交给身后一个高壮的同学,随即脱离游行队伍,转头回家。  杜拉克所做,无疑挑战了主流和传统,但他的挑战不是冲动或者害羞所致,因为杜拉克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而否认很多人对于企业感情上的依赖,美世咨询的调查显示,虽然对于培训和发展的不满意度达到39%,但是只有20%的人考虑离开企业,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忠诚,才让一些人对于现状不满,他们心理上需求更为强烈。  东明成功心理咨询专家胡凡咨询过很多彷徨的人,他们面对人生的选择彷徨失措,他们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做自己,还是做别人认可的自己。  胡凡告诉,有两种人会抛弃自己的成功,一种是因为境遇所迫或冲击,另一种是性格使然。而我们前面的两位主人公可能都是属于后者。  那要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心里空洞,找到自己的需求呢?你可以面对镜子,静心想象五年后的自己,你希望看到怎样的你?而你又从现在的情况估计你五年后你会怎样?两者是否冲突?从中你会发现真实的自己。  另外,胡凡认为,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轻易决定,最好作较长时间的考虑。静下心来,选择新道路的优势和劣势,最好用笔写下。做一个充分的对比,作出不会令自己后悔的选择。  许多人认为,做自己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可否认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做自己的前提条件,一般人都会为五斗米折腰,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如果你一直把现在所有的好都揽在自己身上,不能放弃就永远不会自由的生活。正像张醒生在选择不做经理人时所说:“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永远都是有得有失。”没有舍就没有得。  此外,人们也常常会由于长时间的固定工作,造成职业枯竭,因此错误地认为辞去厌烦的工作,就是找到自己心中的空洞。胡凡说:“做自己不等于逃避,如果你因为没有充分估计困难而导致失败,那么会更加重心理负担,做自己之前,必须要知道能承受的失败是多大。一旦决定就不要后悔。”  如杜聪绝然放弃高薪的职位,如梁冬完全放弃本行改投互联网,确实不容易,也不甚多见。其实,很多平凡的人还是没有勇气和过去说再见,很多人还是两者兼顾,比如拍照片的罗红,喜欢足球的朱骏,演话剧的李风,陶醉于歌声中的冯宝宏。他们给出了人们活出自己的另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其实,快乐是人生的高境界。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高薪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