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3月,新一轮就业高峰来临,而随着职业终身制的打破和就业渠道的广泛,跳槽成为职场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公司工作不顺利、被人整、薪水太低、没有发展前途……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是不满意现状,要换个活法。不过,从近日对市区人才交流市场的采访中发现,求职者中颇有一定比例的人跳槽频繁,这些人通常每份工作干不到3个月就又心存“变意”。而这些“专业跳槽”者,大多数心是越跳越“花”,却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的坐标。 职海无边家乡是岸? 阳斌(化名)是辽宁省铁岭人,今年刚满21岁,但已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从北方的沈阳、大连到南方的广州、深圳,再到西安、重庆、成都,现在又“跳”到了德阳,从事过酒吧服务员、电话接待员、促销、公司文员等职业,现在他刚刚在成都接受了配制眼镜的专业培训,成了南街一家眼镜店的配镜员。 对于自己的跳槽经历,阳斌说,自己初中一毕业就出来闯了,但由于文化程度低,自己心气又高,每份工作都干不长。求职中,他领先的“爱好”就是投简历,不管在哪儿工作,只要看到当地报纸招聘信息上好的职位,他都会投上一份简历,总共投了多少、跳了多少次槽自己也记不清了,就是希望给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但在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后,他的生活却陷入了困境,只得来德阳找开眼镜店的姨妈,暂时安顿了下来。不过,他并不打算在德阳待很长时间,“还得继续跳。” 说起前途、理想,阳斌的眼神闪过一丝迷惘。想了许久,他终于表示,再过两年还是会回老家,安心找个工作,娶个媳妇,因为这可以了父母的心愿。 快乐在哪里? 25岁、家住市区的陈融是个个性爽朗的女孩子,她反复跳槽仅仅是因为“做得不开心”。陈融认为,工作的乐趣是最重要的,不快乐,毋宁走,薪酬多少倒在其次。 她像讲笑话一样讲述了自己先后四次跳槽的经历:前两次都是在试用期就“炒”掉了老板,原因是思维守旧的老板给她的感觉太沉闷。第三次,被朋友叫到成都去帮忙,凭着她的精明干练很快站稳了脚跟。但是,老是做同一项工作,慢慢地就难以满足了。 正巧她有一个朋友想开室内装修公司,陈融对这个陌生的行业倒是很有兴趣,稍加考虑后便答应加盟做股东。现在,陈融算是自己给自己打工了,不过她坦言自己做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有时候光向外行的客户解释预算成本就够心烦的了。”对此,她也十分困惑,为什么自己老是不能满足,不能开心? 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 上网、看报纸时留意招聘信息,拜托朋友四下留意是否有好的工作机会,向单位请假去参加其他单位的面试……当然,这一切都不能让上司发现,但是一旦“纸包不住火”,你的处境将会怎样?26岁、时刻准备跳槽的何军(化名)目前正面临着这种“去也不是、留也不是”的尴尬局面。 何军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这本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也一直努力想把工作做到最好,可是工作中意见老是难以与同事一致,年少气盛的何军开始考虑换个工作单位,也趁着休假偷偷参加过几次面试,但都没有遇到满意的工作。时间一长,他想跳槽的事传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耳朵里,领导找他谈话,同事也明显对他疏远了许多,何军陡然感到压力增加了。 “现在我是不走都不行了。”何军叹了口气说。在找工作中,他已经发现了事情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如今人才市场上已经明显地供大于求,加上涌入社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上加难。”他说自己仔细考虑过,在企业工作很累,压力非常大,要是遇到一些管理混乱的民营企业,更别提什么发展前景了,再回头看看目前的工作,收入应该算不错,工作也比较轻松,“就这么放弃真有点不舍得”,但是何军说他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了。 “三级跳”只“学会了妥协” 27岁、来自绵竹的林峰毕业于某大学会计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都不错,在市区的4年里,他从一家小广告公司跳槽到一家中型物业公司,最后,跳槽到一家较为知名的私营企业。但是,这番“三级跳”不但没能让他越“跳”越好,反而让他丢掉了工作,不得不第4次走进人才交流市场求职。 前两次跳槽都是林峰主动辞职的,原因是他认为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觉得自己年轻、有学历,凭着这些“资本”不找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亏了。最后,他在一家私营企业里当会计,待遇不错,还有机会进入高管层次,林峰感到非常满意。但是,这次他却被解聘了。究其原因,林峰说可能是自己无法适应公司同事间习惯分亲论疏的氛围,感觉跟同事无法沟通,大家有什么活动也排斥他。 对于未来,林峰说,由于自己不善于妥协,所以失去了很多好机会,现在他已经快30岁了,很想找一个发展前途好的企业稳定下来,他相信自己“已经学会了妥协”。(伍亚玲)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