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你希望领导永远出差吗?

2018-08-20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一种叫“权威恐惧症”的心理疾病也许在你身上就有体现——   你希望领导永远出差吗?   典型案例:见了领导就想躲   刘丽是一家印刷包装企业的设计师,已经工作10年了。刘丽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她非常害怕她的上司。每次看到上司,她都感到紧张,当上司叫她谈工作时,她也总是担心上司肯定要批评她的工作失误了。刘丽觉得自己对上司的无端恐惧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决定去看心理医生。   “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上司就紧张。我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当上司出差时,我希望他永远不要回来,我甚至希望他永远消失——因为上司不在单位时我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我平时不敢和上司打招呼,当他迎面向我走来时,我总是设法躲开他,当来不及躲开时,我就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刘丽描述了她的症状。心理医生诊断她患上了一种叫“权威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并帮助她进行了分析、治疗。   心理分析:缘于过于严厉的家教   “权威恐惧症”属于恐惧症当中“恐人症”的一种类型,它和其他“恐人症”的不同之处是:这种恐惧症的对象相当固定,往往是具有管理权力和批评权力的人,比如领导者。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对上司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畏惧感。这种害怕或畏惧感是正常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积极的。因为这种适度的害怕与畏惧能够确保一个组织内部有清楚的权力界限,保证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任务的快捷与准确,有利于组织内部的管理。然而,当一个人对上司产生了刻意的回避心理时,就不正常了,这就是所谓的“权威恐惧症”。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现象呢?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在家庭中父亲可以说是权力的象征,但当父亲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了自己的权力后,就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权力压力,使子女对权力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被压抑到潜意识领域以后,会导致日后产生“权威恐惧症”。有“权威恐惧症”的人所恐惧的对象——上司,实际上是幼年时父亲的影子。   刘丽在向心理医生讲述她幼年的经历时说,她的父亲十分严厉,几乎不允许她犯任何错误,弄得她整天提心吊胆。而父亲本来应该具有的亲情、仁慈、宽恕、理解、支持等功能却淡化或消失了,导致女儿对他产生了持久的恐惧。这种恐惧心理一直延续到刘丽的成年期,影响了她与上司的关系。   建议:多与上司交流   心理医生在治疗“权威恐惧症”时可以不把这种特殊的恐惧症当成神经症来看待。我们暂且把这种神经症称作“惧怕上司的心理”,这不仅因为如此归类有助于减轻当事者的心理压力,还因为这种心理问题解决的难度比人们想像的要容易得多。   克服“惧怕上司心理”的第一步是要让当事者明白:惧怕上司实际上是“惧怕父亲”心理的延续。上司不是父亲,所以这种惧怕心理是非理性的。有些临床心理医生主张用“角色更换法”来克服这一问题,就是让当事者从主观上将领导角色变成非领导者的角色——如情人、兄弟、老师等等,并不断地想像与更换了的角色亲近、游戏、逗趣。这样对上司的惧怕心理就会减弱以至消失,因为恐惧对象在主观世界被取缔了。假如上面的两个方法还不大奏效,有“惧怕上司心理”的人干脆选择和上司大吵一次。通过合理的理由与上司发生争执和吵闹,这类人的惧怕和紧张心理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和治疗。   还有人认为,采用与上司多接触的方式也能较好地克服“惧怕上司的心理”。比如,你可以习惯性地找上司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反映情况。接触多了,理解自然也就多了,恐惧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领导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