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职场:工作“干伤了”怎么办?

2018-08-30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现年41岁的昌先生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合资企业的部门副经理,在不同岗位上已经走过了18年,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不懈的追求,从一名普通员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并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经济学学士学位。按理说,他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再为社会做些事情,也很想在这个岗位上大显身手,可是,现在他感觉心力交瘁,像被“耗干”了一样,没有热情也没有精力面对那些曾经投入了自己心血的工作。    不少咨询者,有着像昌先生一样身心耗尽的感觉,他们拼命工作了许多年后,突然陷入一种莫名的厌倦感,他们不再愿意投入正在忙碌的工作,总是感觉累和烦,抱怨领导、同事、家庭,有的还出现“看破红尘“的冷漠与麻木,他们说这是“干伤了”。而令人深思的是,他们采取的办法都是重新选择一个新的职业,而不是尽快地调整自己。可是,重新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从头做起,如何能够使这种现象不再出现呢?    为什么会“干伤了”?世纪人才职业顾问认为,“干伤了”实际上是一种“职业倦怠感”,是“得与失不平衡”的反应,它的出现源于自身,而非外界环境,主要是由于过分投入于工作、理想、人际关系,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补充、平衡而造成的。    不同的人,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不同。就昌先生而言,他的不佳状态主要来自“不受领导赏识的失落感”。测评和咨询发现他是那种凡事追求高标准的人,要求自己“做就做到最好”。他说自己“好面子”,非常希望获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也因此,工作这么多年,得到的最多的评价是“能干”。去年他负责一个很大的投资项目,忙碌了近两年时间,累出了一身病,没有获得任何奖励,所得的结果“不外乎一句表扬,然后就是安排了更艰难的工作”。很多没有他辛苦的人却可以选择更好的地区和岗位任职,他感到很不平衡,过去以为领导真的很重视自己,现在看来只是在利用而已。而他虽然不满于这种状况,却一直压在心里没有和领导说。    对于昌先生这种情况,“换工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整自己”才是获得长足发展的良方。如何调整,世纪人才职业顾问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要回避自己真实的需求 身心状态不好的时候总是采取回避或放任的态度,其实这样反而会增加内心的压力,这时需要真实而深入地审视自己,问问自己最喜爱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最迫切期望达到什么目标?你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愿意在哪里工作?什么令自己筋疲力尽,什么能激发活力?等等,并评估需求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真实面对需求,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你和工作中的你差别有多大,意识到你失落感的来源。    二、调整自己的“理念”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都来自不合理的理念。而昌先生的很多想法就不够客观、合理,如,“如果对领导谈个人要求会被别人看不起”;“领导对我的夸奖只是在利用而已”;“不在乎职位,应该按照贡献给我回报”等,这些不合理的理念需要理性地分析和调整。    三、试试与上司当面沟通 在协商的气氛下,可以和上司直接讨论自己在公司的职位、工作表现及待遇问题,提及内心的困惑和失落,可以适时地表达自己需要的奖励方式,一方面促使上司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要促使上司改善对自己的态度和待遇。    四、制定清晰的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 生活中某些目标是具体而明确的,如上培训课,买辆汽车,有些属于长远的目标,如事业成功。目标能够激发生命力,使生活有重心,也使个人在实现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而长远的生命目标应该是每个人尤其看重的目标,人们常常因为生活中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要赶着去处理,就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己的长远方向。  五、提醒自己保持平衡状态 工作与娱乐、清醒与睡眠、压力与松弛、活动与休息、付出与承受需要保持在平衡状态,这样,个人才能健康与快乐。建立起平衡的生活,要注意对家庭和工作做好重要性的评定,建立起合理的优先处理顺序。(张学军整理)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