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薪酬公开好,还是保密好?

2018-09-06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现代职场中,任何人都关心自己的工资是多是少。每每亲朋好友聚会什么的,难免会互相打听彼此的工资。当自己工资实在少得可怜时,心里的滋味的确难受。特别发年终奖时,更是如此,工资奖金越多,就越意味着你的能力强。对于企业来讲,就意味着效益很好,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效益再好不过的公司,包括国际性的大公司却明文规定员工工资是公司的秘密,员工之间不得相互打听。这又是为什么呢?为此,笔者走访了不同层次的职场人士及相关专家。 薪酬应不应该公开? 据德圣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刘德柱介绍,薪酬公开还是保密对目前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薪酬是与员工利益最直接相关的、员工最能感受到公平与否的问题,如果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不是打击一两个员工积极性的问题,而是影响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深层次问题。 刘德柱称,任何老板都希望用最低的薪酬吸引最有能力的合适员工,员工则都希望得到最高的薪酬以体现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劳资两方永远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老板和员工都认为自己在薪酬方面吃了亏。这对矛盾引发的结果,就是老板对员工特别是高薪员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最终采取“减员增效”措施;而员工对老板加薪及提高待遇的期望值同样也越来越高,由此产生永无止境的“人才大流动”。这样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不想看到的,于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等自认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就明文规定员工薪酬是企业的秘密,员工不得打听别人的工资,也不能任意公开自己的工资。有的公司还要求员工在承认工资保密条款的制度表格上签字,如果泄露导致公司内部的混乱,将会被开除。 某知名合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开云表示,员工薪资保密制度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能给管理者在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不必为所有的工资差异做出解释。还有的一个难题是,当企业需要借助外部的“高级大脑”时,通常需要出不菲的工资才能“请神”入驻。一下子比其他人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不保密能行吗?二,尽管员工有了解企业的薪资情况的知情权,但知情权不能片面理解,它并不意味着对企业所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从公司角度来讲,我们力求使职位透明化,员工被录用之前我们会详细说明公司所能支付的薪酬。由于公司是按能力付酬,在于同一岗位由于员工能力的不同,薪酬待遇不同。而一旦将薪酬公开后,员工就会认为执薪不公,没有做到同工同酬。这会加大公司人才的流动率,不利于公司和人才的稳定发展。而保密的好处就在于“眼不见心不烦”,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会安心于工作。 三是,企业内部的许多工作由于种种因素很难来衡量个人的工作业绩。如不同销售区域的经理,由于当地消费水平、销售基础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而保密的薪酬制度可以回避这个敏感问题。此外,如果业绩评估体系本身不科学,会把不科学的因素引入薪酬体系当中,当这种不科学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善有害无益。因此,一个公平公开的薪酬制度首先要求有一个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的支持,否则,薪酬还是保密为妙。 实际上,许多员工希望他们的工资是保密的。特别是收入低和绩效低的员工,公开的薪酬会使他们难堪,而且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员工占很大比例,任何组织都难以对他们的存在无动于衷。员工享有隐私权,这似乎包括为他们的收入保密。公开才能公平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10年的李海淑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是暗箱操作都会出现不公。从原则上讲,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制度应该是公平的,因为:一个有效的薪酬制度不仅要反映每个员工的绩效和员工岗位的价值,还应该能够让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在企业内部的发展方向。通过薪酬的上升通道,反映员工的职业上升通道,使企业内的每个员工都能有职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激励员工为达到目标而不断付出努力。同时,要求企业内部不同系列的职业发展道路对每个员工都是公开和透明的,保证大家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选择权利。 员工正是在不同系列的薪酬上升通道的比较和选择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所以一个公开的薪酬体系能够食品店企业和员工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从而带来更多的收入(或其他奖励)时,就会受到激励而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公平理论又告诉我们,激励不仅受到绝对公平的影响,还受到相对公平的影响。因此,为使薪酬对员工激励水平最大化,员工应该了解组织是如何定义和评估绩效的,了解与不同绩效水平相联系的报酬水平。保密的薪酬制度,割断了由入信息与绩效信息的直接联系,员工容易产生错误的感觉,这些错误的感觉会妨碍激励水平的提高。 某知名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王小莉认为,公开的薪酬制度有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并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信任感。我们知道,在实行保密薪酬制度的组织,从来也没有能够杜绝员工私下讨论薪酬的问题,而这种私下的讨论和交流得到的往往是错误的信息,或者是被别人欺骗,或者是自欺欺人,正是在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博弈过程中,错误的信息在组织内部传播,员工的信任感也消失殆尽。 实际上,再保密的薪酬制度都不会阻止人们的打探别人薪酬的好奇。任何时候,总有好事者对打探别人的工资有着强烈的欲望,通常采取的策略是,在人们放松“警惕”时,如午休、闲聊、聚会时分,用不设防、不带任何目的性的口吻开始发问:“我这个月只开了2800多块钱,算起来可比上个月少了好几百块,你呢?是不是咱们公司整体运营出了问题?”特别是作为好朋友,既然人家都卖了一条情报给你了,你怎么着也得投桃报李吧!有同感的更加无所顾忌和盘托出,不敢苟同的也会通过自己的例子来论证一二,不管怎样,或直接或侧面的消息都已经透露出来,而后迅速扩散。这样的保密只能是公开的秘密。既然是这样,又为什么不把薪酬直接公开呢?公开还是保密要视情况而定 据人力资源专家付小渝介绍,在我国,薪酬制度是公开还是保密,还要考虑企业的特殊性。首先,中国人的封建意识,以及小农平均主义的意识很强烈,大家更习惯于“大锅饭”,同时长期儒家思想的熏陶,导致了中国人“好面子”的特点,不习惯公开接受收入的差距。 其次,中,国企业的薪酬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好,常常难以给员工稳定的期望,薪酬保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员工由于过高期望而带来的不稳定。此外,中国企业大多处于改革和创业阶段,难以保证薪酬制度的稳定性,薪酬体系变化比较大。为防止企业难以承受由于薪酬体系变化带来的风险,许多企业选择了保密的薪酬制度。 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在薪酬支付上注意技巧。公开的薪酬制度有利于团队的奖励。尽管从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 北京的一名人事技术专家表示,企业和员工之间只是劳动力的买卖关系,作为员工和应聘者没有权利了解公司的薪资结构,这是公司的机密。薪资结构非常复杂,同一职位薪资有不同的档次,薪资定档要根据对应聘者的面试、经验等情况,所以公开也只是个大致的范围。国家也没有必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干涉,如果强行公开会造成很多弊端。  企业薪资在内部也不宜公开,强调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人是主观的,和别人比总是觉得自己好。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国内在隐私观念上比较缺乏。这一点在国营企业尤其明显。国企的员工都要求薪资公开,因为国企是全民所有,员工接受不了薪资差距太大。然而拉大薪资差距也正是知识经济所要求的。 因此,专家称,不管怎么样,保密的薪酬制度在薪酬管理实践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它仅仅是回避了一些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才是我们的大方向.(刘元)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