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被设计好的生活方式 - 罗南

2018-09-2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你的生活方式一早已被设定好了......我又回到了职场。在长达九个月的旅行后,我给自己在工程业找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生活又终于感觉回到了正轨。在路上的那段日子,我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突然变回朝九晚五的生活,这让我意识到我从前忽略的东西。自从得到了这份工作,我明显开始用钱没有节制。并不是我胡乱买东西,而是我太容易掏钱包。比如说,我又开始买很贵的咖啡,虽然它们还不如纽西兰的白咖啡,而且我还不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咖啡店中庭里静静品味它们。然而,在旅途中,要买它们并不是那么方便,反而这样让我更享受它们。我并非指那些奢华的消费,而是那些小钱,随意,混杂,但却不会让我生活更加美好的支出。更何况,两个星期后我才开始真正有收入。事后想来,我总是在找到工作之后就变成这样,在;过渡期间;毫无节制。在做了九个月没有收入的背包客后,我又再次犯毛病,我不禁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想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我又成为报酬优渥的专业人士,这让我有一定程度浪费的资本。当你不假思索的丢出几张二十元的钞票,会让你有一种奇特的有能力的感觉。你会觉得行使这样的能力感觉不错,因为你知道这些钱很快就会赚回来。我的行为并不另类,似乎每个人其实都是如此。事实上,在离开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也只是刚刚恢复到那种普通消费者心理。我在旅行中一个最惊人的发现就是,在外国的时候,即使是在像加拿大这样的物价高的国家,我每个月的花费比我在家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时候要低许多。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我可以去那些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与各式各样的人相遇,平静而且祥和,但是却是难以忘怀的。不知怎么的,这样的日子却比我在加拿大物价最便宜的城市之一,过着平庸的朝九晚五生活还便宜许多。这样看来,似乎,相同的钱,旅行中的我似乎能够得到的更多。非必需文化在西方,大企业刻意把非必需消费的生活方式植根在大众的心理。大众的消费倾向于不节制对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十分重要。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努力鼓励大家随意或者非必需的消费。在《大企业》这部纪录片里,一位市场心理学家介绍了一个她曾经用来增加销售的方法。她的团队针对孩子的纠缠对于父母购买玩具的可能性是否有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孩子们没有纠缠不休,玩具的销量将会下降两到四成。主题公园的游客量也会下降四分之一。他们利用这些研究,做了针对孩子们的市场定位的产品,吸引他们缠着父母买。仅仅是这个营销活动可以说明数以百万的建立在完全被制造出来的需求的消费。发现;纠缠;这个策略的合伙创始人Lucy Hughes说;你可以操纵顾客,让他们觉得需要,然后就会购买你的产品。这是一个游戏。;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许久。大企业并不是通过热情的推销自己产品的好处才赚到数几百万,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氛围,让成千上亿的人去购买他们远多于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试图通过消费去驱散他们心里的不愉快。我们买东西来让自己高兴,或与邻居攀比,或完成我们童年时候想象成人世界是如何的幻想,抑或是向世界宣告我们的地位,还有其他很多完全与产品是否有用无关的心理的原因。在你的地下室或者是车库里,有多少东西是你这些年来都没有碰过的?40小时的工作周的真正原因为了能够维持这种(消费)氛围,企业的杀手锏就是让每周工作40小时变成普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工作条件下,人们只有晚上和周末才能有自己的生活。而这样的安排,自然而然就会让我们更愿意为了休闲娱乐和方便而花钱大手脚,因为我们的空闲时间是如此稀缺。重新工作也不过才几天,但是我已经发现我没有时间去做很多有益身心的活动,例如,慢行,锻炼,看书,沉思和写写东西。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不花钱,或者花费极小,但却需要时间。突然间,我有很多的钱,时间却只剩一点。也就是说,与之前几个月的我不同(做了九个月的无收入的背包客),现在的我跟北美大部分的上班族一样。当我在国外的时候,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国家公园闲逛,或者带着书去沙滩看上几个小时。现在,这样的事情是根本毫无可能,因为要做上述的其中任何一件都会占用我宝贵的周末。当我下班回到家,我最不想做的就是运动。当然,我也不想在晚饭后或者睡觉前或者醒来后做,而这些时间就是我工作天里所有的空闲了。这似乎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工作少点就可以拥有多点空暇时间。我已经证明如果我挣得比现在少点,我可以过得更充实。可惜的是,对于做我这行还有大部分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要不,你就每周工作40小时,要不就不要工作。即使是我可以劝服我老,但是客户和建筑公司的人都对标准工作天的文化根深蒂固,所以让他们在下午一点后不要打扰我简直是不切实际的。八小时工作制是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以提供喘息的机会给工厂里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的被剥削的工人。随着科技和技术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人们都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高的价值。你或许以为这样可以进一步缩短工作时数。但是八小时工作制对大商家来说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并不是因为在这八小时内人们可以完成多少的工作(大部分的坐办公室的人每天八小时里最多只有三小时是在做事)。而是因为这样的制度下,人们会更乐于购物。让闲暇时间缺乏意味着人们会支付大笔钱以获得方便,喜悦还有其他他们能够买到的安慰。这让人们会坚持看电视,看广告,也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不计较名利。我们被带入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让我们疲倦,渴望放纵,愿意花钱买方便和快乐,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生活的说不清的不满,以至于我们会不停的想要我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一直买不停是因为我们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西方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是建立在一种设计好的,让人开心,上瘾的而且不必要的开支上。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奖励自己,庆祝,或者是解决问题,也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排遣无聊。你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美国人都停止购买这些非必需,对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有长期的附加价值的东西,会怎么样?经济将会崩溃,从此无法翻身。那些广为人知的美国的问题,包括肥胖,抑郁,污染还有贪污,都是创造和维持这兆亿美元经济体的代价。如果要让经济健康发展,美国必须保持现在的;不健康;。健康,开心的人不会过分憧憬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他们不会买很多垃圾,也不需要那些娱乐,更不会变成成天看广告。大企业的最有利的工具就是这种八小时工作天制,它让他们保持不满的状态,而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就变成是买东西。你或许听过帕金森定律。它通常被用来指时间的使用,如果你有越多的时间来做某事,那你将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如果你只有二十分钟的话,你会惊喜的发现,二十分钟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但是如果你有整个下午的空闲,你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相同的事情)。我们很多人对待钱的看法也是如此。我们赚的越多,也就花的越多。并不是我们赚的更多了,就突然间需要的更多,而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所以才这样做。事实上,要避免在我们涨工资后就提高生活质量(或者至少是我们用钱的速度)是很难的。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完全脱离这个肮脏的制度,退隐山林,假装自己是耳目失聪,就像Holden Gaufield经常幻想的那样。(注:Holden是《麦田捕手》书中的男主人翁,是一个16岁,但却沉迷在幻想中,不想长大的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多了解大商家真正想我们变成什么样子。过去几十年,他们致力于打造完美的顾客,他们成功了。除非你是一个真正的异类,不然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设计好了。完美的顾客是对生活充满了不满,但是仍然充满希望,对个人发展完全不感兴趣,极其习惯看电视,有全职工作,工资也不错,在空闲时间喜欢放纵自己,而且不知怎么的,竟然可以过活。你也是这样么?两个星期前,我会说:去你的,我当然不是。但是如果我的每周都过的像过去的那周一样,或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不是而已。(节选自:Your Lifestyle Has Already Been Designed)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