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一场管理的“减法”革.命正悄然兴起

2018-09-2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什么是“轻模式”?

“Q(轻)”即突破

很多企业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企业发展初期,管理总是得心应手,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管理却如同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怪圈,怎么也找不到突破口。

我们把这个圈形象为“O”。

今天,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轻模式”诞生了。该模式从“圈(O)”内着力,向圈(O)外开辟了一条道路(即“”),让企业家们找到了突破口,从而让“O”成为“Q”。

“Q”即突破,它是“轻”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致力于企业成长辅导

“轻模式”当然适合于成熟企业,但它主要致力于成长性企业辅导,让企业不断上规模,不断增强实力。

成熟企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成长性企业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绝对值而言,成长性企业甚至远远超过成熟企业。

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其价值都在于有效并且能适合于大多数企业。“轻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管理模式,同时,该管理模式又非常简单,推行该模式完全不需要管理专家的辅导。

管理的“减法”革.命

如何让管理更轻松、更简单、更有效?

每一个管理者都想知道答案。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西方管理学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工具和理论,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任何事情都是有“拐点”的,管理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复杂的过程,终于出现了两个很明显的问题:

第一,管理方法、工具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复杂到实施起来相当困难的程度。尤其是中小企业,如果要套用这些复杂的管理,简直得不偿失。

第二,管理规范的成本越来越高。规范化的管理,是建立在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基础之上,并且遵循着较为复杂的流程来处理事情。这就必然牺牲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对很多企业来说,需要考虑一下得与失的问题,如果得小于失,就失去了规范管理的意义。

现在很多单位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管理,而是管理太复杂。一场管理的“减法”革.命正悄然兴起,化繁为简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我先后在管理咨询界、企业界担任高层管理者,对国内和国外众多成功企业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努力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以适合高效、快捷和低成本的管理需求。如今,这一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那就是“轻模式”的诞生。

“轻模式”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以指标管理人

什么是管理中最敏感的因素?什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很显然,是经济利益。职场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把物质回报放在第一位。我们坚持一切管理从考核指标出发,将执行者的所有行为都与考核挂钩,与其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从而获取最大的工作推动力。

2. 以标准化流程为灵魂

执行者为什么执行不到位?执行力不强?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执行标准,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张三来执行,可能形成张三“套路”,李四来执行,可能形成李四“套路”。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执行流程,情形就不一样了,即使一个刚刚入职的新手,也可以按照流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把工作做得不走样、不变形,而且每一个人的执行“套路”是一样的。

3. 将管理简化为三步

管理本身就只有三步:提要求,告诉怎么做,对做的结果进行检查考核。管理和被管理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然而,我们现实中的管理者却和执行者严重脱离。比如ERP,高管高高在上“不管”,基层员工忙忙碌碌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将管理简化为三步,强化互动的同时,既解放了管理者,也解放了被管理者。

4. 将“指标”、“流程”和“考核”三结合

“轻模式”将管理中的所有功能模块,都通过“指标+流程+考核”的思路来实现,这是以前的管理图书、管理软件都没有实现的一件事情。这一思路进一步体现了“以指标管理”的思想。

“轻模式”将管理简化为三步,在很大程度上把工作过程交给了执行者。那么,管理者如何在过程中给执行者提供帮助呢?执行者遇到的问题又如何得到及时解决呢?如何保证执行效率呢?如何既能推动工作又能保证团队和谐呢?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创造性地推出了以下四个工具:

1. 梯形沟通

梯形沟通是对传统的“金字塔沟通”的颠覆。这一沟通方式,形成的管理工具是“梯形沟通”,形成的管理机制为“爬梯管理”。这一工具,在“轻模式”系列丛书(2)《梯形沟通》中讲述。

2. 风筝式督导

督导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管理者常有这样的体会:一抓就死,一放就乱。风筝式督导就是让管理者找到最佳的尺度,抓住最关键的要素,达到督导的最佳效果。这一工具,在“轻模式”系列丛书(3)《风筝式督导》中讲述。

3. 脸谱式团队

如何让每一名员工找到适合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通过脸谱式团队来解决,借用戏剧角色定位方法来实施企业管理。这一工具,在“轻模式”系列丛书(4)《脸谱式团队》中讲述。

4. 桥梁式考核

部门扯皮、推诿、不配合现象,在每一个企业里都存在,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整个经营链条的运转速度。桥梁式考核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这一工具,在“轻模式”系列丛书(5)《桥梁式考核》中讲述。

由繁复到简洁,由高成本管理到低成本管理,这是一场管理的 革.命。担负这一革.命的,正是“轻模式”。从实践来看,这一管理模式能在多方面提升管理,最显著的指标有五个:

——资金周转期缩短55%~70%

——综**本降低25%~40%

——客户满意度提升50%~70%

——市场份额增长20%~25%

——员工满意度提升45%~65%

轻模式就是这么一个全新的、简单的企业管理模式。

“轻模式”基本模型

在很多企业里,都有大量无用的、复杂的制度存在着,耗费着大量人力和财力。

就像我们汽车的后备箱里,总堆着一些无用的杂物,我们每天耗着汽油拉着它们到处飞奔。

1.1 管理成为一种拖累

在从事管理咨询过程中,我们接触过数百家企业。从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很多企业要么没有成型的管理制度,要么管理制度很复杂。

没有成型的管理制度,通常规模较小,靠的是“人治”。这种管理,当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个极端——管理制度很复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制定、补充和完善管理制度(有的空降职业经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一到任就制定一大堆制度,这样的“人才”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着“建制”比赛),内容越来越丰厚,丰厚到了几乎无法实施的地步。这时,复杂化的结果,是管理成为一种拖累,连制度制定者都不一定能记住制度上怎么写的,员工更是记不住了。

没有成型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太复杂,都是不可取的。

基于这种现象,我们思考着如何解决企业管理的问题。

1.2 做管理的“减法”

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发现,部队的管理是简单、快捷、标准而且有效的。比如士兵起床了,第一该做什么,第二该做什么,第三该做什么,深入到每一个士兵心中,落实到每一个士兵行动中,从而有了整齐划一的效果呈现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简单,易于掌握。

我们给工人一份很复杂的文件,他看不懂。但如果我们把文件简化为一张纸,告诉他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他很快就会了。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增加和完善管理制度,是在做“加法”;把很多舶来品拿来自己用,却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就是盲目地做“加法”。

我们主张企业管理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做“减法”,用简单、快捷、标准和有效的管理来替代复杂的管理。

1.3 寻找突破方向

我们在研究“减法”过程中,终于找到了突破方向——回归简单。

管理就是三个问题:“事情该谁做,目标是什么”,“怎么做”和“做得好与不好怎么办”。或者说,管理就是三步的问题。

于是,我们提出了“轻模式”。我们把成长性企业里各个系统的工作简单化,从明确责任、实施方法到绩效考核,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工具。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陷入一个怪圈中:不管不行,想管好又太麻烦,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还不一定有效果。我们形象地称这个怪圈为“O”。我们要在圈(O)中找到突破口,而“Q”正好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同时,“Q”是“轻(qīng)”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因此,我们将该管理模式称为“轻模式”。

1.4 消除一切理论障碍

管理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如果沉溺于理论研究,就失去了“模式”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本没有时间去钻研理论,过于理论化的管理模式对他们没有帮助。

“轻模式”没有任何理论障碍,因为它抛弃了繁杂的理论,简单明了地告诉管理者如何做就是了。

1.5 “轻模式”的定义

至此,我们可以给“轻模式”下一个定义了。

“轻模式”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管理系统,它以指标考核为核心,通过“明确责任”、“过程指导”和“结果考核”三步实现管理目标,是通过责任层层分解、考核层层落实的一种标准化的简单快捷高效的管理实战操作系统。在实践中,我们又称该系统为“减法管理”。

在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以指标考核”、“三步实现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标准化”、“简单快捷高效”和“实战”。

1.6 “轻模式”的基本模型

“轻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简单有效。

简单有效由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用指标管理人;二是管理手段、执行流程标准化;三是将管理简化为三步。其中,用指标管理人,又有两个支撑要素:一是责任明确,二是考核层层落实。也就是说,“轻模式”由“标准化”、“责任明确”、“考核落实”、“三步式管理”四个要素,支撑起“简单有效”的管理,因此总共有五个要素。

上面这些因素的有效组合,构成了“轻模式”的基本模型。

在基本模型中,我们安放“标准化”、“责任明确”、“考核落实”、“三步式管理”、“简单有效”五个要素的位置,是非常有讲究的。

我们假设管理是一个三角形的房顶,里面不撑住的话,它就会向中间塌下去。“用指标管理”是“轻模式”最重要的要素,只要放进这一要素,“房顶”就不会塌了,即“轻模式”的核心就具备了(“用指标管理”是一个倒三角形,位于最中间)。

我们在房顶里再加两根柱子,房顶是不是就更牢固了呢?只加一根是不行的,加一根力量不对称。我们加的是“责任明确”和“考核落实”,它们分别位于两边。

实现了“用指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管理者,但被管理者如何达到执行效果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我们要进行标准化,要将管理简化为三步。因此,我们将“标准化”和“三步式管理”作为砖块填充在“用指标管理”倒三角形的下面。

在房顶的下面,大家看到了,还有墙,还有地基。墙上的“脸谱式团队”、“风筝式督导”、“梯形沟通”、“桥梁式考核”是“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系列图书中介绍。“标准化的基础管理”则是我们实施“轻模式”必须夯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轻模式”01:减法管理》(东方出版社)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