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企业该给员工多少薪金,提供什么福利,这一向是劳资之间最大的争议,也始终缺乏一套工具,能够清楚地丈量员工的价值,明白地决定该支付多少薪酬.
每位老板都希望,员工对公司能够有所贡献,自己花在员工身上的薪资能够数倍地回收;每个有自尊心求上进的员工,也都想有所表现,让自己的工作值得公司 所付的酬劳,甚至期望更多的挑战,自己因而能获得更高的奖金或薪酬。
问题是,不管是老板或员工,主管或下属,对工作的需求大多缺乏共识,造成同曲不同调,各玩各的游戏。即使有明定的工作说明书,界定相关范畴与内容,也 因为太过含糊或笼统,没有丈量的标准,论薪计酬甚至奖惩,也无所凭证。
喜欢什么员工?
许多人获得高薪福利好的工作,靠的是运气,并不是贡献或能力。当你追踪这些人工作的内涵或品质,你将发现,职场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公平。
进入外商工作,经常能够享受优质的待遇。二十年前,台湾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业原料的需求年年成长,许多服务于外商,销售工业原料的业务人员,坐在公司接电话就能够拿 到订单,顾客因为害怕货源不足,反要巴结这些工作人员。
有一天,某外商的采购经理准备订货,打电话给另一家同为外商的供货商,索取该公司的报价单,接电话的业务负责人,爱理不理地回答说:「请把数量凑成一个货柜再来订货 」。当采购经理要求寄送一份产品目录时,他又回答说:「你前不久才来要走一份,怎么又来乱找麻烦,想多要不会自己去影印几份?」
假使你是那位采购经理,听到这样的应对,还会向该家公司购货吗?像这样一个业务人员,即使学历高业绩好,你会继续雇用或依赖他创造业绩吗?
有一家贸易商,取得某项原料的经销权,独家开出信用状自国外进口,再分批转售给工厂。那时开出信用状是由贸易商先付15%现金,其余尾款在货到岸时再到银行,随同利息一并支付,以交换提单到港口提货。
这家公司向国外开出信用状订购两个货柜原料后,财务周转突然发生困难,货品到港时拿不出现金赎单。这时有一位业务员,立即与几位顾客洽商,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将全部货 品预售,并收回全额现金,让公司到银行赎单和码头提货,并获得周转金和些许的利润,圆满地达成交易。
倘若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会惋惜失去的利润,还是珍惜该员的贡献?参照前后两位工作者的态度,你喜欢什么样的员工?认为该如何评估员工的价值?
怎样才算称职?
企业之所以雇用员工,在于有许多工作,需要员工来操作与实践,或需要员工来承担劳务与责任。这些工作讲求知识与技巧以及智能与经验,有轻松与繁重、初 级与高级以及直线与幕僚等的差别,对企业有不同程度的价值和贡献。
产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组织设计与分工不同,或企业获利状况与受景气影响的程度不同,员工所能贡献的工作内涵与价值就不相同,企业的价值观与制度随 之不同,给薪或制定薪酬的标准也不相同。由于众多的不同,同样的工作,不同企业或行业,薪资与福利也不相同。
由每份工作所给的薪资与福利,以及调薪或奖励,可以看出企业老板或领导者的风格或气度。不幸的是,许多企业评判员工是否称职,是否该做奖惩,却依老板 或主管私人的喜恶,殊为不公平。
有一家外商,在上海设有公司,聘任一位销售工程师。在面谈甄试时,这位工程师受到高级长官的赏识,因此起薪高,并享有三年合约。工作不到一年,上司发现他工作不力, 缺乏具体的贡献(Solid Contribution),想要将他辞退,却因合约的保障,有心无力,只得任其消遥下去。
同一家外商在台湾也设有公司,同样聘任一位销售工程师,公司因组织变革,新任主管想以亲信替代这位员工,遂以工作缺乏具体贡献,将工程师辞退。可惜的 是该工程师不懂得据理力争,为「具体贡献」的定义争辩,竟受诱于三个月的「资遣费」而离职。
身为员工,究竟该怎么做才算称职?何谓具体的贡献?如何认定所作所为具有实质的贡献?功能不同,又如何确定职责、评估价值与贡献?如何丈量成就?
国家的官员会有文武之别,帝王时代文官的升迁依赖高层的提拔和赏识,武官的升迁依赖争战和建功。倘若没有内忧外患,对外没有战争,武将立不了功,就难 以在当朝获得权位。文官若不钩心斗角、哗众取宠,一样也难获权位、取得利益。企业有如小型的国家,它的直线人员有如武官与战士,这些直线人员天天都在作战,都可以凭战功获得奖赏或升官,譬如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以从生产与销售 数量,或创新产品与应用等的件数来评估成就。问题是有如文官的幕僚人员,如行政、财务、总务、秘书等等,如何评估这些人的工作,丈量工作的成就?
就员工的工作时间来讲,有些主管希望「当天事当天毕」,讲求工作效率,希望八个小时的工作能够在六个小时内完成,不喜欢下班时间到了,许多人还滞留在 办公室,工作无法交差。有些主管见不得员工悠闲或准时下班,喜欢看到员工手忙脚乱或埋头苦干,为了假装热心工作,许多员工只得把六个小时的工作拖到八个小时去完成,长期 下 来,工作的效率就这样流失了。
从前述多个例子可以发现,影响工作至大的因素,是工作者的行为与态度,然而导致这些行为与态度的因素,却是企业的文化与制度,以及领 导者或主管的观念与气度。
从何评估价值?
决定员工该给多少薪资,是否需要加薪或升迁,或该给多少红利或奖金,这些都是企业主管的权利和决策,但是应该有个合理的制度。问题是,决策的模式是凭 个人的喜恶,还是有脉可循的制度?是只重表面还是注重表现?凭什么以决定薪酬与奖惩?员工是否信任主管的评估和公司的制度?
其实工作基本上需要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能力或称技能(Skill),一种是通用能力,又称职能(Competence)。所谓「专业能力」,就是我们上学或当学徒所学的能力,譬如文、理、工、商、农等等的专业知识,或厨艺、油漆、雕刻、绘画等等的手艺。
技能的特色是「熟能生巧」,讲求见识和经验,也讲求领悟和熟练。我们可以从工作的成果去丈量它的成就,也藉之评估工作者的价值与贡献。企业评估员工薪 资的标准,传统的模式就是根据员工的技能,少见兼顾员工的「职能」。
所谓「职能」或「通用能力」,指的是员工「因心性和智能所衍生的能力」,它包括「观念能力、人际能力和品格能力」,最近有人将之改名为「能耐」,也在 彰显它的意义。职能牵涉到员工做事的「行为与态度」,关系到各人的「品行、用心与智能」,影响工作的「品质、效果与效率」。
这项能力与技能产生相乘效果,让员工更具价值,特别是非直线人员价值与贡献的评估,倘若不注重职能,真不知如何得以公正。评估员工的价值与表现,确认或挑选真正对企业有所贡献和深具价值的人才,职能是项重要的关 键,如何评估职能?限于篇幅,择期再议。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