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满意度很可能是个陷阱

2018-09-27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员工满意度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绩效高。企业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员工的责任感

  文|赵日磊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满意度管理,希望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感。认为只要员工的满意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企业就可以获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于是,很多企业都在搞满意度调查,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似乎,只要满意度提高了,员工就会努力工作,企业的绩效就会大大地提升。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理由很简单,对企业满意的员工并不一定是尽心尽责的员工,满意度高的员工的绩效并不一定高。员工对企业满意的理由可能很简单,比如工资比较高,福利待遇比较好,或者工作环境较为宽松,等等,这些单纯的理由都可以让员工获得比较高的满意度。问题是,员工满意了,是否就能给企业带来高绩效?

  恐怕很多企业在做满意度调查的时候,并未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企业做满意度调查的出发点很简单,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员工离职率比较高,几个关键岗位的员工在未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离职。或者接近年底,就像需要做年终总结一样,企业以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对企业的管理状况进行一个摸底调查,等等,这种调查不可能和企业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德鲁克先生并不喜欢满意度这个词,他在《管理的实践里》里就告诫大家,满意度很可能是个陷阱,因为满意度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绩效高,二者之间的联系很模糊,甚至完全没有关系。

  对此,德鲁克先生提出,企业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员工的满意度,而是员工的责任感。

  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简单的解释就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和企业的目标相联系的,有明确的认知,并能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这就是责任。

  使员工具备责任感是管理层的工作,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主动放弃这一职责,认为员工;应该;具备责任感,认为员工的责任感会自动产生。实际上,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企业经常以各种形式要求员工要有责任意识,要承担责任,实际上,员工自己并不能做到这一点;管理层也不要期望通过几次讲话、几场会议或几篇官样文章,就可以使员工产生责任感。这样的做法就像一场表演,表演结束了,员工会依然故我,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工作,理解职场,而责任感依然没有产生,企业的绩效也依然不能得到提升。

  期望员工自己会产生责任感的想法是荒诞的,员工的责任感来自完成目标的压力,而不是工作职责本身。

  也就是说,企业不能仅仅从职业精神上要求员工要具备责任感,也不要期望员工会自动产生责任感。产生责任感的动力机制不在员工而在管理层。不是员工是否应该具备责任感,而是管理层应该对员工的工作提出要求,让员工产生必须工作的压力,让员工感觉到必须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这样,员工的责任感才能产生,否则就是表演和作秀,不会收到任何实效。

  那么,管理层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员工产生责任感,才能真正地对本职工作负责呢?

  很简单,就是把员工的工作与企业的目标联系起来。首先明确企业的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告诉员工,并与员工一起研究如何把企业的目标分解到员工,使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目标产生联系。只有当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目标联系起来了,员工的行为才是有价值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做贡献。这才是企业绩效提升的根本之道。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