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他不是沉迷女色的昏君,而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

2018-09-27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陈禹安说: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了万千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激起了无数心海狂澜,情丝乱缕。

所以,我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来解剖这段历史,也就有了这套“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这一幕幕已经过去的历史,彷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些不可复盘的“实验”中,楚平王、费无忌、太子建、伍子胥、阖闾、要离、孙武、楚昭王、勾践、夫差、伯嚭、 孔子、子贡、范蠡、文种、西施等诸色人等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们用生命经历的心灵抉择与命运煎熬,值得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镜。

导读:

历史心理小说第一人陈禹安说,“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中,他把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鞭楚》记录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吴越三个南蛮国家数十年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国在楚平王当政的时候,重用佞臣费无忌。费无忌为了一己之私,先是撺弄楚平王诈夺为儿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孟嬴,后来又离间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关系,终于导致太子建被废,亡命天涯。为了斩草除根,费无忌进一步鼓动楚平王杀害无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顾惜父子之情,主动陪父亲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却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摆布,怀着对故国故土的深仇大恨,历经千难万险,逃亡至楚国的敌国——吴国。为了借助吴国的力量为自己复仇,伍子胥殚精竭虑,帮助吴国的公子光**吴王僚,成为吴国之王(即吴王阖闾)。此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筑建都城,延揽贤才,强兵富国,终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领吴兵,势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复仇的念头不但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动力,也推动他冲破了所有世俗规则的束缚。他以楚国旧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楚国历代国君的宗庙,还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掘坟鞭尸,畅快淋漓地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为“鞭楚”。

但是,楚吴两国之间的仇恨却并没有因为伍子胥的复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这一次复仇,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吴国的另一个邻国越国,借着吴楚交兵的机会,对吴国的后方发起了攻击。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休整后,为了报复越国,又亲率大军对越国发起了攻击。但是,阖闾过于托大,阴沟翻船,不慎被越国击败。英雄一世的阖闾本人也为这一次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越两国由此结下了无法开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继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杀父之仇。在为父守丧三年后,他亲自出征,对越国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这一次,实力弱小的越国不再拥有前一次的幸运,被强悍无敌的吴国打回原形。越国精锐大部被歼。越王勾践深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无可幸免,他只能倾尽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与吴兵拼个玉石俱焚。但越国大夫文种利用吴国内部的矛盾,巧妙斡旋,争取到吴国宠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将越国赶尽杀绝的主张。机心暗藏的吴王夫差转而要求越王勾践偕同夫人到吴国为奴,为阖闾守墓,以期通过对勾践的人身侮辱来达至为父复仇的目的,是为“辱越”。

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终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释放回到越国。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这就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细盘点整个中国历史,兵败被俘、屈身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践一个,但能够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弱胜强、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却只有勾践一人。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读春秋时代的故事,探究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以史为镜,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比《二号首长》还好看的官场斗争、职场励志小说。

这是很多读者“憋着尿”一口气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儿》还好看的心理历史小说。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三《吞吴》第34节,继续读这些激荡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开心阅读34 一个新的军事天才

杀了公孙圣之后,夫差再不犹豫,调集**,大举北上。此前,吴国通往北方的邗沟早已修成,吴军沿邗沟水路北上,十分迅捷。这条邗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由人工开挖的水道工程,至今仍存,后来被连接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夫差开凿邗沟,正是为称霸天下所做的准备工作之一,可见夫差志向远迈,目光深远。但这项浩大工程也像姑苏台一样,极大地消耗了吴国的人力财力。而这又是越国君臣最乐于见到的景象。

夫差自统中军,以伯嚭为中军副帅,大夫胥门巢引上军,大夫王子姑曹引下军,大夫展如引右军,吴兵共计约十万人。越国大夫诸稽郢率领寥寥三千越兵,也随同出征。

吴军沿水路急急北上伐齐,伍子胥从齐国返回,半路上遇见夫差复命。伍子胥眼见自己无法劝阻夫差,就称病回国,不再参与伐齐。夫差也乐得他不在眼前聒噪,图个清静。

再说齐相田恒,在与子贡达成了不可告人的协议后,突然有些患得患失,十分担心自己的内心隐秘为前线诸将所察知。

田恒的这一心理状态,正是“透明度错觉”所致。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在拥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后,往往担心自己内心的想法、判断可能为他人所察知,从而在言行上表现出异常。这就是“透明度错觉”。

田恒唯恐国书、高无平等人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不肯死命出力,左思右想后,决定派同族兄弟田逆赶赴汶水之畔,监督军情,激励士气。

吴越联军将至,鲁国早已得知消息,也派大夫叔孙州仇率兵与夫差会合。

齐军的中军元帅为国书,上军由大夫高无平统率,下军由大夫宗楼率领,另有大夫公孙挥、公孙夏、闾丘明等助阵,总兵力与吴军大致相当,也在十万人左右。齐国三军,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田恒的险恶用心,本就勃勃待发,在得了田逆的鼓动后,更是士气激发,发誓要与吴军决一死战,以雪前次不战而降之耻。

吴齐两军在艾陵相遇。紧接而来的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就此被称为“艾陵之战”。

夫差先遣胥门巢率领上军,作为先锋前去挑战。国书命公孙挥率部迎击。双方相持不下,国书立即发动中军投入战斗。胥门巢支撑不住,先败了一阵。

齐军初战告捷,士气大增。齐国大将公孙挥因之骄心横溢,认为吴军虽然威震天下,但实际不过如此。齐军主帅国书也起了轻敌之心,他下令让部下士卒各自准备八尺长的绳子,用来拴吴国人的脑袋,以便取胜后记功。

中原之国平时打仗,是将敌人的脑袋割下来,用头发编成一串,回去按数目报功领赏。但吴国是蛮夷之国,断发文身,头发较短,无法直接拴束,所以国书要部下准备绳子,用于拴吴军的脑袋。

但齐军显然低估了吴国的战斗力和吴王夫差的军事智慧。初战失利,军威大损,并没有打消夫差的称霸雄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怒火。他决定杀了胥门巢,以儆效尤。幸好有伯嚭求情,胥门巢才免于一死。但夫差还是免去了他的上军大夫之职,改派他去统领三千越兵,而越国大夫诸稽郢则被架空起来。

夫差这么做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别有深意。此前越国训练士卒已经引起了夫差的怀疑,现在,他借此不让诸稽郢直接去领兵冲杀,而是留在自己身边,就是存心要让诸稽郢好好看看吴国士卒的强悍威力,以便通过他提醒越王勾践,不要轻举妄动,自取灭亡。如果诸稽郢亲临一线,难免临阵而亡,这样,夫差就没有更好的人选去威示勾践了。

夫差同时改派展如统率上军,下军则由伯嚭统率。夫差随即安排鲁国的叔孙州仇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王子姑曹打第三阵,另派胥门巢率领三千越军,往来诱敌。夫差自己则统领最精锐的中军兵力,屯于高处,静观其变。

夫差的这个布阵安排,可谓一大创举。他自领中军,作为预备兵力,是此前各国争战中所未见的,其威力很快就将在艾陵之战中尽数释放。这样的创举,即便是军事天才孙武见了,也不免要赞叹一番。如果伍子胥没有称病回国,见了夫差的部署又会如何想呢?出于他对夫差总体战略的不赞同,个性倔直的伍子胥在选择性知觉的驱使下,应该是不会给出由衷的赞赏的吧。

交战之前,田逆为激励士气,下令诸将全部口含白玉。当时风俗,只有死人入殓时才在口中含玉。田逆此举,就是要激发三军以必死之心与吴军血战。

吴齐两军再次交锋,胥门巢引越军向齐军发起挑战。公孙挥一看是手下败将,不知有诈,立即奋勇出击。胥门巢本是诱敌,三千越军见状,不战而退。齐军紧跟追击,叔孙州仇率部迎上,截住公孙挥厮杀。国书立即令公孙夏率部增援,与叔孙州仇、胥门巢绞杀在一起。

国书又令高无平、宗楼的上军、下军全部投入战斗。吴军展如、王子姑曹随即引上军、下军捉对厮杀。

从国书的这一临阵决策,就可以看出他作为主帅与夫差的差距了。此刻,齐军主力已经倾巢而出,而夫差亲自率领的中军精锐依然随机待发。

夫差见己方上下两军渐渐抵挡不住齐国三军的攻击,就下令伯嚭率右军支援。齐军只能抽出部分主力来支应伯嚭,一时间,齐国的阵营出现了混乱。

吴王夫差趁齐军阵形移动之机,下令鸣金。

对于中原各国来说,鸣金是收兵的信号。但在蛮夷之国吴国,鸣金却是发起总攻的信号。当齐军听到鸣金之声后,以为吴军不支打算撤兵了,斗志立即松懈下来。但没想到,吴国的生力军——夫差直接指挥的中军却如下山猛虎般冲了出来。

这出其不意的一击,也是对齐军致命的一击。齐国三军本已苦战疲乏,怎么禁得住吴国中军主力的猛烈攻击?

十万齐国大军,上下惊恐,阵势大乱,斗志顿失,全军崩溃,除了少数脱逃之外,绝大多数被歼于战场。齐国的千乘战车,除了损毁的,被吴军缴获的就有八百乘之多。

齐国大夫公孙挥战死沙场,中军元帅国书及大夫闾丘明、公孙夏等被俘,后被吴军所杀,下军大夫宗楼下落不明,多半也死于乱军之中。仅有上军大夫高无平和田逆侥幸突围逃脱。

这一仗,直杀得血流成河,人头遍地。而没有亲身参与战斗的越国大夫诸稽郢更是看得目瞪口呆、胆战心惊。

夫差威慑越国的用意百分之百地达到了。观战期间,诸稽郢满心满脑就是一个念头:“吴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骇人了,吴王夫差的作战谋略实在是太骇人了。幸好越王没有轻举妄动,轻易对吴国动兵。否则,惨遭屠戮的就不是齐国,而是越国了。”

诸稽郢看得冷汗涔涔,夫差冷眼瞥见,暗自得意。战毕,夫差对诸稽郢说:“你刚才看了我们吴兵的英勇强悍,你觉得和越国相比,如何啊?”

夫差的这句话,是明着敲山震虎。诸稽郢哪里敢有二话,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吴兵之强,天下莫当,何况是我们弱小的越国呢?”

这句话确实是诸稽郢的心里话。夫差听了,哈哈大笑,当即吩咐重赏越兵,然后让诸稽郢先行率领越兵回国报捷。

越兵在此战中,其实并未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不值得夫差的重赏。但夫差的用意在于,威慑之后再加抚慰,以便让越国心悦诚服,不敢滋生二心。

越王勾践本来没有指望这三千炮灰还能返回越国,现在看到他们回来,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当诸稽郢一将战况汇报,勾践就高兴不起来了。吴国在夫差的指挥下,竟然将强大的齐国一举击溃。吴军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和夫差如此杰出的军事智慧,令勾践不寒而栗,连连庆幸自己没有草率伐吴。

但勾践也觉得十分失望,觉得自己的复仇之梦又渐渐地遥远了。他只能寄希望于吴王夫差能够像子贡当初所预判的那样,赶快对晋国发起进攻。

子贡此前所预料已经一一实现,勾践对他的信任度大增,但是,关于吴晋之争,子贡的预言落空了。

因为夫差此时根本就不想再度北上,与晋国争雄。他内心最为迫切的一个愿望,是赶快见到一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西施了。任何一个男人,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后,第一个想要与其激情分享的必然是他最心爱的女人!身为多情**的夫差,又何尝能够例外?

这边厢,夫差一门心思想着尽快处理好善后事宜,早日回国见到西施。那边厢,齐国的大败让齐简公恐惧不已,立即与左右二相田恒、阚止商议,派遣使者,奉上大量金币玉帛,向吴国请罪。

夫差的本意是成为天下的霸主,见齐国服软,立即拿出了霸主的派头,主张齐鲁两国再修兄弟之好。齐鲁两国慑于吴国的强大实力,乖乖地盟誓和好。孔子当初希望子贡做到的事情,倒是让夫差完成了。而这也让夫差在称霸之路上又跨出了极为关键的一大步。

心理感悟:男人的成就,如果得不到女人的倾慕,又有何用?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陈禹安 心理管理学家、资深互联网商业观察者、资深书评人、高级经济师、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开创“心理经管”与“心理说史”两大写作流派。

“心理说史”的代表作有“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三本),《向子贡学说服》,漫画心理三国三部曲(《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下册)《忠义保证前途》(上下册)《无算计,不诸葛》(上下册))等。(假期里送给6——14岁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经管”的代表作有《激励相对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另类激励法)《海底捞能捞多久》《这是CEO的菜》(高管必备的几项战略思维)《心理乔布斯》(乔布斯获得巨大成功的心理密码)《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等共计20余部。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