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陈禹安说: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了万千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激起了无数心海狂澜,情丝乱缕。
所以,我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来解剖这段历史,也就有了这套;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这一幕幕已经过去的历史,彷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些不可复盘的;实验;中,楚平王、费无忌、太子建、伍子胥、阖闾、要离、孙武、楚昭王、勾践、夫差、伯嚭、 孔子、子贡、范蠡、文种、西施等诸色人等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们用生命经历的心灵抉择与命运煎熬,值得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镜。
导读:
历史心理小说第一人陈禹安说,;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中,他把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鞭楚》记录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吴越三个南蛮国家数十年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国在楚平王当政的时候,重用佞臣费无忌。费无忌为了一己之私,先是撺弄楚平王诈夺为儿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孟嬴,后来又离间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关系,终于导致太子建被废,亡命天涯。为了斩草除根,费无忌进一步鼓动楚平王杀害无辜的忠臣;鞭楚;。
但是,楚吴两国之间的仇恨却并没有因为伍子胥的复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这一次复仇,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吴国的另一个邻国越国,借着吴楚交兵的机会,对吴国的后方发起了攻击。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休整后,为了报复越国,又亲率大军对越国发起了攻击。但是,阖闾过于托大,阴沟翻船,不慎被越国击败。英雄一世的阖闾本人也为这一次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越两国由此结下了无法开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继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杀父之仇。在为父守丧三年后,他亲自出征,对越国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这一次,实力弱小的越国不再拥有前一次的幸运,被强悍无敌的吴国打回原形。越国精锐大部被歼。越王勾践深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无可幸免,他只能倾尽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与吴兵拼个玉石俱焚。但越国大夫文种利用吴国内部的矛盾,巧妙斡旋,争取到吴国宠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将越国赶尽杀绝的主张。机心暗藏的吴王夫差转而要求越王勾践偕同夫人到吴国为奴,为阖闾守墓,以期通过对勾践的人身侮辱来达至为父复仇的目的,是为;辱越;。
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终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释放回到越国。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这就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细盘点整个中国历史,兵败被俘、屈身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践一个,但能够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弱胜强、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却只有勾践一人。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读春秋时代的故事,探究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以史为镜,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比《二号首长》还好看的官场斗争、职场励志小说。
这是很多读者;憋着尿;一口气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儿》还好看的心理历史小说。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二《辱越》第46节,继续读这些激荡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开心阅读46 吴王夫差为何总是忘不了那句话
第二天一大早,伯嚭带着文种前往中军大帐,去见夫差。他之所以要早早行动,就是要赶在伍子胥到来之前搞定夫差。
伯嚭吩咐文种在帐外等候,自己先行入内。这也显示了伯嚭老谋深算的心机。如果他一开始就贸然带着文种入内,一旦情势突变,他就没有退步的余地。而现在他孤身先入,则可视夫差的态度而应对自如。
伯嚭对夫差禀明越国派文种前来乞降,请求赦免。
对伯嚭来说,赦越与否是一道充满诱惑的选择题,但对吴王夫差来说,却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判断题。
夫差一听,立即勃然变色,怒道:;越国与寡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赦免他们呢?;如果伯嚭不是自己最信任的宠臣,夫差早就一脚将他踢出帐外了!
伯嚭昨晚早已深思熟虑、反复酝酿该如何来说服夫差。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王,您知道先王最大的憾事是什么吗?;
作为阖闾的儿子,夫差当然知道父亲最大的憾事。而且,也不仅是夫差知道,几乎整个吴国的高层人物都知道。
这就是在攻克郢都后没有实行孙武提出的;赦楚而得楚;的妙策,最终逼得楚国绝地反击,请来秦兵,击退了吴国。阖闾不得不失去了整个楚国。
伯嚭的这句话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他搬出了阖闾的伤心往事,来比拟今日的极为类似的局面。这等于是在问夫差,您的父亲已经犯过一次无可挽回的大错了,您今天是不是还想重蹈覆辙?
而这一问,又成功地将问题的焦点从;为父复仇;偷偷转换为;对越策略;了。如果问题始终是复仇,那么就根本不用考虑其他的可能。但如果是;对越策略;,就存在着到底是赦越对吴国有利,还是灭越对吴国有利的判断与抉择了。也就是说,伯嚭这一句话,是将毋庸置疑的判断题转换为至少存在两种可能的选择题了。
夫差不由一愣。
伯嚭不等他回过神来,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大王,您难道不记得孙武当初说过的;
孙武在吴国早已成为神圣的权威人物,他的退隐则又更为其形象添加了巨大的神秘光环。孙武说的话,吴国人当然是铭记不忘的,而他说这句话的背景也与;对楚失策;密切相关。
当时,秦楚联军已经击败了吴军的先锋大将夫概,吴王阖闾内心惊惧不安,颇为懊悔没有像孙武建议的那样;赦楚而得楚;。孙武眼看形势已经逆转,吴军已经不宜在楚久留,就说了这句话,劝阖闾尽快退兵回国,以免夜长梦多。阖闾追悔莫及,对孙武当然是言听计从。但伯嚭急于表现自己,强行要再与楚秦联军一战,结果惨败而归。
所以,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是伯嚭本人的一段糗事。但是,一个人自揭其短,现身说法,反而更具说服力(自轻性说服)。这一方面说明伯嚭有勇气面对教训,另一方面说明伯嚭已经吸取教训了。而对于这个伯嚭曾经经历过并已经吸取了的教训,夫差还要眼睁睁地重蹈覆辙吗?
这两句铺垫的话是伯嚭苦苦思索了一晚上才想出来的,果真收到了奇效!
夫差虽然没有表示首肯,但脸色明显缓和了下来。这也说明,至少他已经不再拘泥于只做判断题,而是考虑起做选择题的可能性了。
伯嚭察言观色,立即趁势跟进,说:;越国确实有罪,不过他们对吴国也可真算是低声下气了。他们的国君请求当吴国的臣子,国君之妻请求当吴国的臣妾。越国的宝器珍玩,尽数进贡给吴国。他们所祈求的不过是大王赦免他们的死罪,让他们保留一线宗祀而已。;
伯嚭见夫差没有摇头否决,就继续说了下去:;大王如果允许越国投降,就可得厚实大利。而赦免了越国,又可以得到仁义的显名。这样岂不是名利双收?有了这两点,吴国就可以称霸了。;
伯嚭的这段话里有两个词击中了夫差的心灵。
第一个是;仁义;。
这几年来夫差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就是父亲阖闾的四字评语;仁义;正是夫差最需要用来解毒;不仁;的灵药。
第二个是;称霸;。
阖闾虽然以武力纵横天下,但一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称霸。而他所缺少的,正是;仁义;。如果夫差今天能够凭借对越国的;仁义;而得以称霸,那就是超越了阖闾的成就。而超越了阖闾的成就,不就等于洗刷了;愚昧;的耻辱了吗?
由此,赦免越国可以一举摘掉;愚昧不仁;这顶并不光彩的大帽子。夫差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伯嚭眼看成功在望,抛出了最后一击。这正是文种昨夜用来说服他的那些说辞。
伯嚭说:;如果我们一定要对越国赶尽杀绝,勾践就将焚烧宗庙,杀掉妻子,将一切金玉珍玩沉到江中,然后率领五千死士,与我们决一死战。这样,我们吴国就算最后取胜,也不能没有丝毫损失吧?大王,我看还是;
当初阖闾没有做到;赦楚而得楚;,而此刻;赦越而得越;就摆在了夫差的面前,做与不做,一切只在他的抉择!
在面对获利的时候,人们总是选择规避风险,抓紧落袋为安。而在面对损失的时候,只有当损失已经无可避免时,人们才会选择冒险一击。
夫差完全可以选择不冒风险而名利双收,但如果他一定要将越国逼到绝路上,也有可能出现玉石俱焚的局面。而这等于又走上父亲阖闾的老路,让悲剧再度上演。那么,夫差也就;成功;实现了父亲当年对他的评价;愚昧;的诅咒。
夫差决不想;愚昧不仁;,他要的是;聪明仁义;。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伯嚭的说服也就水到渠成了。
伯嚭的心计与口才,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说服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他说服的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丝毫不能脱节变动。唯有如此,才能完成这一场原本绝无可能达成的说服。
不过,归根结底,夫差并不是被伯嚭说服的,而是被他已经死去的父亲阖闾说服的。因为夫差总是忘不了父亲阖闾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夫差的这个决定是对他先前信念的一次彻底颠覆,自然会造成他内心的认识失调。但是,以他的聪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足以成功地自我欺骗,来平复内心的失调。
夫差问伯嚭:;现在文种在哪里?;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表示首肯,但以伯嚭对夫差的了解之深,他知道自己已经大功告成了。
伯嚭尽量表现得平心静气,回答说:;文种此刻就在军帐外等候。;
夫差说:;唤他进来。;
伯嚭对夫差的说服其实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但等候在军帐之外的文种却是度日如年,惶惶不安。
此刻,军帐之内已然春意盎然,但文种的心中依然冰封雪飘。他心里没底,忽听得帐内召唤,只好双膝跪倒,以最卑微的姿态膝行而入。文种没敢看伯嚭一眼,唯恐目光的对视会泄露他们曾经密谋于暗室的默契。但这也导致他没有注意到侍立一旁的伯嚭眼角眉梢隐隐的笑意。
文种再一次卑言微辞,将越国乞降的请求对夫差陈说。
夫差冷冷地问道:;既然你们国君请求当吴国的臣子,能不能跟着寡人一起去吴国哪?;这句话一说,旁边的伯嚭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明白自己大大低估夫差的智商了。
夫差让勾践夫妇跟着他去吴国,这可不是邀请他们去观光旅游,而是要他们去吴国当奴仆!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征战颇多,经常会出现战败一方向战胜一方求和的情形。所谓的臣服,更多的是在外交礼节和年岁进贡上的表现,却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战败一国的国君到战胜国去当奴仆的事例。可以说,夫差提的这个要求实在太过无礼,不啻是一个奇耻大辱。
那么,夫差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呢?
夫差敏锐地认识到,毁越确实是逞一时之能,是为不仁,但简简单单就放过越国也是心有不甘。他抓住伯嚭和文种都提到的;勾践夫妇请为吴国臣妾;这一点,提出了;辱越;之策。是啊,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让勾践到吴国给自己当奴仆,为先王守墓更能体现报仇的痛快程度的事情呢?(事实上,尽管文种和伯嚭都提到了;勾践夫妇请为吴国臣妾;,但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示,而不是真的要如此行事。)
夫差认为,辱越和赦越并不矛盾,这样既避免了;不仁;,又足可体现真正的复仇之意。何乐而不为呢?
但伯嚭却乐不起来。他非常担心文种不甘受辱,而断然拒绝,并当场将暗中贿赂自己的丑事揭穿。
那么,视荣誉胜过生命的越国人,会不会接受这个极端苛刻的条件呢?
勾践委派文种乞降,并没有给予他全盘接受任何条件的授权。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文种还有退路吗?只要他稍有犹疑,夫差就会认为越国其实并没有投降的诚意而勃然大怒。那么,文种辛辛苦苦的谋划,十七年的等待,弹指间都将付诸东流。
文种反应很快,立即坚定地回答道:;既然身为臣妾,生死都在大王决定,又怎么敢不随侍左右呢?;话是这么说,内心中却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激愤。
夫差听到这个答复,深感满意,内心中的认知失调顿时烟消云散。伯嚭见状,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勾践夫妇愿意随大王入吴,大王赦越而得越,更有何求?;
夫差大悦,示意文种从地上站起,就此答应了文种的请求。
和议既成,文种暗地里长出了一口气。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怒气冲冲的人冲进了中军大帐;心理经管;与;心理说史;两大写作流派。
;心理说史;的代表作有;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三本),《向子贡学说服》,漫画心理三国三部曲(《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下册)《忠义保证前途》(上下册)《无算计,不诸葛》(上下册))等。
;心理经管;的代表作有《激励相对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另类激励法)《海底捞能捞多久》《这是CEO的菜》(高管必备的几项战略思维)《心理乔布斯》(乔布斯获得巨大成功的心理密码)《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等共计20余部。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