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关于商学院国际化
叶飒: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学院都注重培养MBA的国际化视野。那在您看来,应该如何真正的推进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呢?
张维炯:国际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我们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现在已经是迫于眉睫。如果一个国家不从全球资源来考虑平衡,不从全球市场考虑企业的发展,那么这个企业今后在世界上可能就要落后,所以全球的发展,国际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作为我们商学院如何来帮助企业走向国际,我们有几点要做。一个就是在课程设置当中,我们应该设置国际化的内容。第二挑选老师的过程中挑选有国际化背景的老师,最好有来自各种国家不同的老师,这样把国际化做得更好。再有一点,我们要主动的走出去,同学也能走到全球各地上去看一看,了解世界,帮助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更好的适应国际化工作。 我们中欧第一MBA招收40%的国际学生;第二课程是全英语教学;第三老师也是国际招聘;第四MBA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交换学生的环节。我们大概有50%左右的学生可以到全球32个比较好的商学院进行一个学期的交换,全球32个比较好的商学院的学生,他们也有学生到我们这来,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安排和交流,使得我们学生非常能够适应国际化。
叶飒:
中欧下一步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个相结合的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张维炯:商学院的本土化也非常重要。我们中欧有一个口号,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国际化就是全球广度,我们还要提倡中国深度。所谓中国深度,就是我们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大的事件,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大的挑战,我们中欧学生需要面对这些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了解,对我们企业非常了解。 中欧非常鼓励我们的老师研究中国问题,包括我们的外国老师。我们学校专门拨出资金,每个月组织老师到企业学习访问。我们还有很多企业是我们自己学生的企业,他们非常欢迎国际老师去访问,这样使得我们国际老师对中国企业非常了解。这也体现了我们学校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宗旨。
叶飒:
近年来在各地商学院国际学生当中,在国外出生长大的香蕉人又叫做ABC,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你对此有何看法?
张维炯:我认为这是个好事情。在我这个年代,我们有很多人出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没有回来,在国外找到自己的事业发展。他现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内来,是一件好事情。使这些人了解中国,能够在中国找到更好的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这批人越了解中国,使得中国的企业以后出去更容易被世界各地人所接受。我们也希望不仅有更多的ABC能够到中国来学习,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
叶飒:
中欧这两年招生的国际学生中,ABC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
张维炯:我们ABC所占的比例说实话不是太多。我们因为是全世界招聘的学生,我们国际学生大概4%左右,大概每年有70到80个国际学生。在70到80个国际学生当中,大概10%不到,只占全MBA学生3%到4%。我们学校的ABC不是太多,我们还是更多的来自欧洲,来自美国的,来自韩国的,来自印度的,或者来自其他国家的更多。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