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怎样才能不发怒
昨日,我发表了一篇题为《读;齐家人;的老师问我:;盖老师:请教到底要怎样才能不发怒呢?谢谢!; 就此问题,我想再谈几点个人体会,算是对各位老师参与讨论的答谢。
首先,要真正认识到;怒;的危害。
我们且不讲大道理,先来看一下这个;怒;子的结构,很能说明怒的危害。;怒;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属于形声、会意字。上半部份的;奴;代表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下半部分是个;心;字,代表一个人的态度和动机。它告诉我们,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以不同的态度和动机发怒,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地位高的、身份显赫的人,他们发怒的心态是要证明自己的;至高无上;和;权倾海内;的;威严;,其动机是为了;奴役;他人。在《论语》中,孔子讲了这样一件事:鲁哀公问宰我,土地庙应该栽什么树。宰我回答道:;夏朝栽松树,商朝栽柏树,周朝栽栗子树。栽栗子树的意思是:使老百姓害怕。;这就是;使民战栗;的意思,就是奴役他人的动机。然而,凡是如此这般的人,小怒小败、大怒大败,比如商纣王等。从历史上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大多属于;怒者不仁;,因此,农民起义、士兵**屡屡发生。反而观之,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什么会有;康乾盛世;?其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仁治;胜于;奴役;。很多皇帝为什么在金銮殿上挂一块;一团和气;的金匾?就是为了警示自己凡事不要发怒,以免因破坏了和谐而动摇了自己的统治。
地位低的人发怒,按照传统的说法,属于;奴性;发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说,发怒者不属于地位高、受尊重、有修养的人。孔子说:;色历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子说:外表严厉、发怒的人,内心虚弱,以小人来比喻,就是穿壁翻墙的小偷吧。) 孔子对这种人的评价是;其蔽也乱,其蔽也狂;。好一个;乱;,好一个;狂;,把发怒者的心态和行为表述得多么败露无余。
其次,要深刻理解;六个字、六句话;的内涵。
我把这几个字编辑成几句话:;德为先,诚为尚;和为贵,忍为高;恕为尊,礼为用。;我的解释是:
德为先:发怒,不是德的表现,因此,凡事先要考虑德行;
诚为尚:诚,最值得崇尚;诚者,是最高尚的人,因此,诚者自成,高尚的人怎么会发怒呢?
和为贵:贵和持中,人际关系最可宝贵的是和谐,无和不兴、无和不融、无和不必乱。因此,怒是和的破坏者。
忍为高:人的修炼,最高的境界之一就是忍。无忍则怒,怒而生乱。
恕为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的最深刻的内涵,也是人们德行修为最受尊崇的境界。
礼为用:;礼;的意义大矣!可以说,人世间的一切交流能否取得圆满的结果,都;大小由之;。无礼则怒,必败!
再次,要在价值目标的追求中;思怒、防怒、戒怒;。
如果您要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就必须搬开前进的绊脚石,就必须远离那些阻止阻碍你达标的恶魔。于是,
思怒:时刻想到怒的危害,如《易经》所言,做到;夕惕若;。
防怒:时刻防止自己乱发;无名火;,要;克己复礼;。
戒怒:要想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先得;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戒很痛苦,但痛苦之后是幸福。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敬请各位网友品头论足,雅正赐教。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