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企业如何进行IT框架优化和顶层设计——4、工作成熟度模型-简单的简单人生

2018-10-14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说明:本文是所在团队承担的一个项目的输出物!为避免不必要问题,本人对原文作了必要的编辑修改。】

按照五个阶段不同指标达成要求,我们将企业IT框架优化和顶层设计工作的成熟度分为三级成熟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秩序构建期;、;秩序完善与调整期;和;秩序稳定与持续改进期;。

企业IT框架优化和顶层设计工作三级成熟度模型

1、一级成熟度(秩序构建期)

ITILv3服务生命周期框架

一级成熟度指标要求

战略阶段

1.能从业务战略和IT战略两个角度建立统一的战略模型,实现战略阶段的一体化描述(包括但不仅限于政策、指南、流程、组织、工具等)

设计阶段

1.能面向新的或变更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实现一体化协同设计,构建设计模型;

2.具有针对设计工作的管控与评估体系,验证设计阶段工作过程的合规性及结果的有效性,以及与业务战略及IT战略的一致性、符合性。

转换阶段

1.能够通过设计分析针对业务运营体系进行编制规划,构建业务模型;

运营阶段

1.能够适应新的或变更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一体化协同设计,构建运营即管控模型;

2.能够通过针对运营模型的评估,衡量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否满足信息化服务需求。

改进阶段

1.能够基于以上阶段工作评估并分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实施的结果;

2.能够基于以上阶段工作提出改进思路的初步方案框架。

2、二级成熟度(治理秩序完善与调整期)

ITILv3服务生命周期框架

二级成熟度指标要求

战略阶段

1.具有明确的业务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理清组织各种IT服务、信息系统和流程与所支持的业务;

2.明确的IT战略对业务的影响分析,在战略角度上反映结果或对影响绩效的因果关系的描述。

设计阶段

1.设计能全盘考虑各方面因素,使设计活动和流程实现促使IT提供端到端的、与业务相关的职能;

2.设计管控体系能有效指导设计阶段的工作。

转换阶段

1.转换效率提高,减少了过程中不必要的变更以及工作投入;

2.减少已知错误和在将新的或变更的服务导入到生产环境时的风险

运营阶段

1.可提供可管理、达到既定服务要求的IT服务;

2.提供的IT服务可测量、可评估,具有明确的服务水平要求。

3.具有运营监控体系,可以对运营过程进行基本监控管理。

改进阶段

1.保障IT服务能够不断与业务需求的变化相适应;

2.对服务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中(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转换和服务运营)改进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供可行建议

3、三级成熟度(治理秩序稳定与持续改进期)

ITILv3服务生命周期框架

三级成熟度指标要求

战略阶段

1.将IT服务管理转化为组织战略资产;

2.IT战略和组织业务战略具有有效关联机制,当发生变化、偏差时能及时有效启动关联以确保两者高度的一致性。

设计阶段

1.设计覆盖全面,能面向技术架构、运营体系和管理系统;

2.满足当变更或补充设计的任一独立元素时,可以综合考虑有关职能、管理和运营层面;

3.设计管控机制能有效指导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和效果。

转换阶段

1.确保在特别的约束下,服务使用符合服务需求

运营阶段

1.高效、高质量的服务支持和管理;

2.全面的有效的运营监控体系;

改进阶段

1.具备主动改进机制,对IT服务中有待提高的地方实施改善措施;

2.在不降低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改善服务的成本效益;

3.运用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辅助持续改进活动。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