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无人驾驶是科技领域广泛探讨的话题,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应用场景。现如今,公众对于无人驾驶已经不再陌生。然而,要真正实现落地仍存种种困难,行业先驱谷歌无人车一直“难产”便是最好例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未来,实现无人驾驶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行业还面临三大难关。
无人驾驶国标亟须落地
近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曝光,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之前,分别建立低级别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标准相关体系。无人驾驶国标何时出炉,终于有了时间表。
无人驾驶技术标准时间表,意味着国家层面协调无人驾驶底层技术标准建设,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测试时,可以更好地与统一标准比照,不仅在整车量产之前避免无谓资源浪费,还能尽可能地靠拢“技术合格和产品合格”,至少大方向不会出错。
产品实现量产难度较大
技术标准不是制约无人驾驶的最大问题,技术突破才是产品能否实现量产的保障。在百度等公司看来,智能化系统是无人驾驶的关键,即人工智能的决策能力,将雷达等传感器采集的路况、车辆信息筛选、优化和处理,从而在以秒甚至毫秒反应速度计算的驾驶过程中做出判断,实现精准、高效和安全的行车操作。
考验立法监管
要知道,安全是最难突破的关口,不仅考验无人驾驶汽车产品性能,更考验无人驾驶“上路”的立法、执法。无人驾驶若要成为主流,最大的难题是监管。业内人士曾称,无人驾驶责任的划分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涉及机器与人之间的社会问题。
目前,公众对无人驾驶的接受程度还处于中间状态。和任何新兴技术一样,让消费者接受新模式和不同的行车方式,还需要时间,如今各大厂商都展开了针对无人驾驶领域的大幅投入和行业合作,不得不说,现在正是无人驾驶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