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职场人学会认识中国人的酒风差异-你学我学大家学,为学之道在于明理

2018-10-1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我是一个酒精过敏者,每次面对商务应酬或者朋友聚会,在喝酒的问题上难免要讲很多话,但还是难逃灌酒的厄运,不是别人灌,就是自己勉强灌。比如,初次见面,免不了端杯,自己还没来得及解释,对方已一饮而尽,面对嘉宾的空杯,自己不便失礼,也就自己灌自己了。有比如,朋友聚会,杯盏交错,相互敬酒,到了自己头上,对方豪爽之士,也不和你讲那么多繁文缛节,便举杯畅饮,顺便还讲了一句: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为了表示感情深,也就不得不一口闷了。

几次醉酒之后,就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风呢,细细一想,觉得这种饮酒礼仪和中华民族的古文化背道而驰的,古文化告诉我们:君子不强人所难,君子不夺人所好。如果是勉强喝酒,既是强人所难,亦是夺人所好,非君子所为也。既然都是读的圣贤之书,谁人不想做君子呢?那就和饮酒礼仪发生冲突了,对此我也是百般不思其解,后来对不同地区的饮酒礼仪进行对比分析后,才发现,这种不同的饮酒礼仪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称,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南部文化差异化比较大,所以有不同的酒文化也就不奇怪了。东南部的人喝酒温和,讲究量力而行,敬酒而不劝酒,这比较符合圣贤之教。西北部的人喝酒豪放,敬酒、劝酒齐上阵,酒桌经验稍浅或酒量稍差,就很难招架了,特别是做为主人请客人吃饭时,遇见酒量好有豪放的客人,更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那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酒文化差异呢?东南部的人饮酒文化传承了圣贤之教,但西北部的人饮酒文化完全不同,这是和我国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这种酒风源于游牧民族,元朝和清朝时期都是游牧民族统一中国,相应的将饮酒文化传到内地。那么游牧民族的酒风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实际上与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密不可分。由于北方比较寒冷,喝酒可以御寒;再者游牧民族的人经常没有固定住所,随时流动,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新环境的恐惧,同时人又是群居动物,所以在游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陌生人造访的现象,主人为了表示热情就会不停敬酒,客人为了让主人放心,就一醉方休,这样就慢慢形成了游牧民族的酒风。这种酒风的来历与握手表示友好的来历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即保持联盟,又保持距离。所以,基于不同的酒风,职场人针对不同的客人采用不同的酒风,既可以使客人得到尊重,又可以使自己得到保护。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