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
(转自本人2011年作品)几年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处于神坛的时候,我在文章《绩效考核——企业管理的毒瘤》中,就抨击了绩效考核的危害,并预计到了随着企业对绩效考核的危害的认识的深入,会越来弱化绩效考核,这样企业受到的危害才会更小。如今,有不少企业,几年前把绩效考核当成灵丹妙药的公司,已经变得务实了,弱化了所谓的绩效考核。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没有哪个老板或人力资源的人愿意承认推行绩效考核是失败的。所以,绩效考核在不少企业还是半死不活地推行,还在发挥一定的影响。绩效考核的危害巨大,会导致企业只重视短期利益,考核不公平,部门及个人之间互相勾心斗角,玩弄数据,效率地低下等等大量的宏观弊病外,绩效考核的考核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按照KPI考核的方法,一般人做的事越少,越简单,把目标定得越低,就能拿到越高的分。举例来说,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很难,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因为一接受,就会被考核,用各种指标来考核。因为很难,结果接受的人的KPI肯定是要被这个任务拉低分数。还有一些事情,做起来本来对公司有好处的,但是一定列入考核指标,就有可能拉低考核分数,于是很多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反,如果只做简单的事,出错的概率小、容易及时完成,于是KPI分数就高。为了使大家有感性的认识,我再拿我以前文章的《绩效考核的谎言》中的和尚的事来举例。比如说一个寺庙里,很多和尚不干其他事,只撞钟,他们设立的“下雨天撞钟率目标、太阳天撞钟率目标、撞钟准时率、每次撞钟时间延长提升目标、撞钟节奏感目标、撞钟音调改良目标、撞钟声音传播距离改良目标、钟的升级目标等等”,做得越来越好,所以KPI考核时这些和尚拿到了高分。少数干活的和尚,成天挑水、做饭、给菜地浇水、扫地、铺床,随着和尚越来越多,他们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比如有个和尚发现和尚太多了,菜不够吃,于是自告奋勇地建议在寺院的荒地里开荒,多种点菜。于是那些撞钟的和尚要求,这个开荒的和尚必须设立指标,比如说开荒多少面积,什么时候开荒完成,开荒的地面的平整度,种什么菜,菜的产量是多少,菜的品质如何,等等指标。结果,这个和尚多做了这么多事,结果因为以上的一些指标没达标,结果绩效考核分数大大地被拉低。还有的和尚,看见香客直接跪地板上,跪起来很痛,于是建议为香客准备软垫放在香客下跪的地方。这个对提升寺院的人性化形象很有好处。但是,撞钟的和尚要求这个和尚统给出改善的详细目标数据,比如说,香客的疼痛减少度是多少?有多少比例的香客认为这个软质好的?好多少?等等数据。这个和尚哪有时间统计这么多数据呀。于是,这件事上,这个和尚无法得分。绩效考核不要只会在一件事上去纠缠什么鸟SMART原则。而是多分析一个员工哪些事,这些事的难度怎样,这件事对公司的贡献有多大,考核这些才是更公平的事情。我认为,绩效考核不应该是现有的百分扣分制,而应该是加分制,分数无上限。做某一件事,就能加多少分,当然,这个分数与其完成质量和贡献等要挂钩。做的事越难,分数越高,做得事贡献越大,分数越高。而做的事越多,分数也可能越高(当然做得多但是做得都很烂,就无法拿到高分)。当然,所有的以打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都无法评价一个人的客观贡献,因为有太多事情无法用分数来衡量了,还有太多事情无法短期评价了。但是,在同样是打分的情况下,按我说的思路去考核,公平得多!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