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大国企痼疾现象一: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何江

2018-10-19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题记:国人瞩目的每年**如期而至。今年的**,意义尤其深远,因为举国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这其中,国企的改革是一个重点,也是热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其实也是国企改革的历史。三十多年的改革之路,犹如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先驱者们,无论是成功的张瑞敏、谢企华、柳传志,还是周冠五、褚时健、赵新先这些改革的失败者或落马者,都鲜明地烙在国企改革的画卷上。而像吴市场(吴敬琏)、历股份(厉以宁)、曹破产(曹思源)等这些改革的推动者们为国企的改革在理论体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诸城经验;、;让权让利;、;承包制;、;政企脱钩;、;股份制;、;上市;、;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改革;、;管理层收购(MBO);、等等这些国企改革的热词,记载了国企改革艰难而漫长的历程。

今天,我们已难觅曾经遍地的中小国企踪影,依然活跃在大众视野的是,由各级国资委掌管的巨无霸般的央企和地方国企。这些国企已经是经历过多次的改革,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了股份制,有的出海上市。似乎,这些国企已经脱胎换骨,真正开始按照市场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

但是,事实上,巨无霸们的改革并没有完成。存在于其内部的种种痼疾,是其走向真正市场化阻碍的重要原因。笔者仅以几个现象,来佐证一下国企的内部痼疾之严重。

大国企的内部痼疾现象一: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大国企经过几轮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市场化程度、盈利能力、经营理念、制度建设、治理机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比如在制度、流程建设方面,越来越规范、完善、细致;相互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越来越严谨;在控制风险、杜绝**方面越来越科学有效。但是,反之而来的是导致了内部的互相推诿、既都负责又都不负责,办事流程繁琐漫长,办事效率极其低下。

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无奈又可笑的故事。

他曾经与一家大型国企合作,分包了其中的一块业务。按照合同的约定,合同到期之前三个月就要开始启动合同的续签与否的谈判工作。于是,他在到期前三个月找到了这家企业的主管部门,开始联系续签事宜。主管部门倒是很积极,根据合同约定,要搞一个后评价,确定是否续签和支付余款。

朋友便配合开始做后评价。两个月后,后评价结果出来了,非常不错。于是开始申请余款支付,同时才开始准备继续合作的事情。(注意,合同约定是提前三个月,此时已经是延后了两个月)

余款支付的繁琐不说了,反正是最后支付了。只说继续合作的事情。主管部门写了一个续签意向申请,开始按照流程转签审批。部门有集采中心、财务部门等,再上才是主管领导和一把手。申请刚一转出去,就被打回来了。其中一个转签部门说,这不能用申请,要用立项审批单。

于是重新填写立项审批单继续转。转到集采中心又被打回来,说是按照这个价格肯定过不了,得先讨论一下费用。于是朋友被叫过去,就费用问题来回讨论了不下十次,在一次次被迫的压价之后(大国企在价格方面永远是强势和优势的,他们动辄就可以用不继续合作来威胁你,或者拿给跟我合作是在给你做品牌来诱惑你),集采中心终于对价格满意了。主管部门修改了一下价格再次开始转签。彼时,已经过了上一合同期一个多月了,当然,双方实际的合作仍在继续。

第三次的转签开始了,朋友信心满满的期待着。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不见动静。询问主管部门,一查询,在财务部门放着呢。原因是财务部门觉得这个费用领导批不了,因此迟迟不签署意见。主管部门还算不错,找了公司主管领导,获得了主管领导的口头认可。回过头来告诉财务,财务这才签字报到主管领导。

这下应该可以了吧。别急,一把手说了,这件事得上总裁办公会决定。何时上,要看领导们的时间。虽然此时已过合同续签期两个多月了,但是也到了年底的关键时期。公司领导们都在忙年终决算的大事,正在为全年任务的最后奋战奔走操劳,无瑕顾及这件事。领导的事,你是急不得恼不得的。等和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对朋友的无合同服务要求是一点也没有放松。

终于,年终决算结束了,全年的任务经过技术上的处理总算完成了。(这是朋友听主管部门的人说的)朋友很高兴,又催促主管部门跟进一下合同签订事宜。主管部门向领导请示,一把手不耐烦地一挥手,马上是春节,你能不能让大家高高兴兴过个春节?于是,年后再说吧。

春节过后,并没有马上启动。因为,有几位公司领导是外派干部,好不容易回家过年,得多休息几天。正月十五过后,才陆陆续续到齐。正月末,总裁办公会终于开了,也通过了该立项申请。

主管部门叫朋友赶紧将合同草稿给他,一份传给法律部门审核,一份给集采中心审核。朋友这边也赶紧交给自己公司内部审核。合同条款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合同期限和费用变化了一下。为了尽快签订合同,朋友特地打电话给自己的领导,一方面报喜,一方面请领导督促尽快审批合同。

谁知,过了一个多礼拜,集采通知说还要进行小组谈判。朋友有些急了,问集采中心,怎么还要谈判啊,之前不是做了十多次费用调整,双方基本认可了才往上报的吗?而且总裁办公会都开过的啊。集采的人回答说,我们审了一下,这个不符合直接续签的规定,需要再走一遍流程。朋友问,那为什么过了一个多星期才说啊。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付钱了,员工的工资都有些困难了。集采的人说,主管部门没有及时把材料全部转过来。你们如果着急付钱,可以向公司申请预付款嘛。

于是,集采中心叫上几个其它部门的代表一起又对费用逐项进行审核讨论。审核没有意见,满以为可以签合同了,不料集采又说,不行,还得向财务打申请召开采评会。朋友问,不是已经评审过了吗?集采的回答说,这是程序啊,我们得符合规定。提到采评会,朋友也是一脸的苦笑,其成员称为专家,实则就是从公司内部每个部门选一个代表,组成专家库。采评时随机抽几个,这些人既无所采评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无谈判方面的经验,每次上去无非就是挑刺和无理由的砍价。看似公平,实则毫无意义。

对此,朋友彻底晕了,也无语了。漫漫合同,六个多月过去了,不知还要等待多久。

这就是大国企的流程病,看似严谨细致、科学合理,实则缓慢异常,效率极低。试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这样的行事效率,何以不被抛弃和捶打?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流程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