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德鲁克在《变动世界的经营者》里有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于1979年,写的是在美国由于婴儿潮问题导致的当时美国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困惑。
有人说,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中国在很多方面和美国的差距可能有30年,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系统无法顺利适应留下来的需要慢慢处理的后遗症,比如环境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
同样当我们看完德鲁克这篇有关婴儿潮影响美国年轻人职业发展的文章,我们也会想到,中国的现在有何等相似的问题。这可能也就是中国年轻人感觉到职场之难的原因吧。不作过多评价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下面我们看看德鲁克是怎么说的。
有报道称,最近有几家管理咨询公司以6万美元的起始年薪招聘毕业于名牌商学院的优秀工商管理学硕士。我很同情那些吞下了这个大诱饵的愣头青。因为5年后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失败了,承受沮丧和懊恼的折磨。那时他们会发现,通过晋升获得一个年薪3万美元的职位,这才是一种幸运。
炫目的起薪数字对年轻的毕业生来说可能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也是企业用来吸引人们眼球的好办法。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但是,应聘者和雇主都需要更加认真地考虑一下,企业所提供的到底是什么。
1979届学生不是最后一届;婴儿潮;时期出生的毕业生,他们后面还有5届,但79届可能是第一批发现自己面前已经人满为患的学生。
婴儿潮中出生的第一批人在1979年时已经30岁。他们已经在各种机构中担任要职,比如大银行和大公司的副总裁助理,甚至副总裁;教育界的副教授和中学校长;医院或公共机构的副院长。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已经达到或接近职业生涯的顶峰。那些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婴儿潮、正在参加管理培训课程的新人们,可能发现他们面前升职阶梯的每一级都已经被人占据了。
婴儿潮早期出生的那批人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他们进入就业市场时,正是大部分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进入超龄阶段的时候。他们成年的时候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结果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迅速占领了要职。
以前,要想在一家著名的大银行里晋升到副总裁助理的职位,通常需要25年的时间,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只需要三四年。与此相类似,过去在一所重点大学中成为教授一般需要20年,但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只需要5~10年。1949年,当时我40岁,开始执教于一家大型商学院,是教员中的新人,也是最年轻的正教授。22年后,也就是1971年,当我离开那家学校时,已经有很多有能力、有成就的终身教授,他们的年龄都只有30岁左右。
然而,从前促成这种迅速前进的人口统计数字,现在却对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形成阻力。迅速提升的道路已经被那些同样受过高等教育,而年龄只比他们稍大一点的人们挡住了;东方德鲁克;畠山芳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
彼得;东方德鲁克;畠山芳雄定义把事情做正确!
读了德鲁克,再学畠山芳雄,一脉相承,保障管理落地!
特别推荐:
你的正能量来自@刘润的《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