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
作者:史光起
北动物村里的劳动模范一直是黄牛,因为它工作踏实,还有力气,每天都比别的动物多耕很多地,脏活、累活它也从不挑剔、抱怨。在村长的肯定声中,村民都以黄牛为学习榜样。一天,猴子来到了北动物村,它不按时劳动,还经常开小差,虽然猴子靠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力气和时间的工作设备与工作方法,生产力比黄牛还要高,但是,村长认为猴子虽然工作效率很高,但工作态度不好,会影响周围的村民都变得懒散,于是,严格要求猴子向黄牛看齐。可是,当猴子像黄牛一样去低头循规蹈矩的干活,工作效率反倒低了,因为,猴子的体力根本没法和黄牛相比,也没有黄牛那样的耐心。最后村长和村民都认为猴子工作不称职,而猴子自己则觉得这里不适合自己,不久就离开了北动物村。
猴子又来到了南动物村,这里的村长并不要求村民像黄牛那样去工作、劳动。它让动物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与习性去工作。比如,允许运输工骆驼慢悠悠的去工作,并不要求它像运输工白马跑的一样快。因为村长知道,骆驼虽然速度没有白马快,但是耐力与负重能力比白马要强得多;村长也允许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工作;黄牛;与;猴子;
上面的故事是我写给企业管理者的一个寓言,这个寓言要引出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管理现象。我们想一想,自己是否还在沿用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呢?在那个工业时代,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方法的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使企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是,100年前的管理方式对今天的企业还能有效吗?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尤其是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动力;泰罗制;式的管理方式就像在用管理黄牛的方式来管理猴子。
泰罗所处的时代正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取代了低效率的小作坊生产方式。工业时代的到来也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因此需求大增。这个时期大量的劳动产出就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在能兼顾产品的品质,那就是绝对的竞争优势了,因此,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次品率,就成了当时的管理任务,于是有了在当时环境下,基于规模化生产,流水作业为前提的科学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曾经在工业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可以使员工的劳动产出大大提高,在保证生产数量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商品的质量相对稳定,对应的,组织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继而维系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那个特定时期内,;泰罗制;的管理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采用自然形态原始管理法的企业逐步在效率低下,成本提升的困境中失去了竞争力。
但是,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这二、三十年间,由于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世界从工业社会时代迅速发展到技术社会,继而是数字发展推动的信息社会时代。在今天的客观环境看来,泰罗基于工业时代下提出的;科学管理;方法就显得不那么科学了,其中80%的内容将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失去作用。遗憾的是,现今全球不仅生产型企业多在沿用泰罗的管理方式,其它如服务、技术等诸多行业中还有80%以上的企业也在沿用,因为,这样的管理方式直观地看,依然是最有效的,这样的思想也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思想与文化当中。而这样的企业多在落后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纷繁复杂,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市场的结构与工作的形态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工业时代环境已经作为客观环境中的一个瞬间一去不反,如果企业还沿用那个社会环境下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无异于是刻舟求剑,将会被自然进化的法则所淘汰。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早已经不再是通过科学管理大量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管控那么简单,因为,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并高度机械化的时代,并不缺少好产品,缺的是革命性的技术与独特的创意,而这两个要素是泰罗式管理所无法有效达成的。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劳资双方的信息高度对称,选择也更加多元,因此,员工不在惟命是从,刚性的制度显得越发的无力。
如今常听到企业管理者抱怨:给员工的薪水与福利越来越高,可是员工的抱怨声却一点不减;培养出一个人才却可能轻易就跳槽;企业规章制度越是增加、细化,管理问题却反倒越多;黄牛;的方式管理;猴子;,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越管越难,越理越乱,直接结果就是人力资源内耗与人才的流失。
如何管理;猴子;
彼得;让劳力工作者富有生产力是上一个世纪要解决的管理问题,要让知识工作者具有生产力,则是本世纪要思考的管理问题;。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人才的作用越发的重要:郭士纳挽救了亏损百亿美元的IBM;杰克;盛大网络核心的思想只有一点,给相应的人以自己的舞台,施展他自己的东西;。这种观念并非是停留在口头上,盛大有不到30岁的总裁和20出头,学历不高的技术人才,这样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用人观使盛大成为了人才向往的乐园。
请企业管理者们相信,给员工一个舞台,员工回报给企业的绝对是一台精彩的好戏。
3、由监督、约束改为激励、信赖
400年前,瑞士一个钟表匠,塔;一个钟表匠在不满与愤懑中要想圆满的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比登天还难;,而事实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在过分严格监管的地方很难创造出优秀的东西,因为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思想大相径庭,我们很多的企业在强调纪律、制度的时候忽视了一个人的情感因素,片面的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办法归结为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时工作等。如果对于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些办法也许还有效,但对于烦琐复杂、创造性强的工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一些企业实行股份制就是一种充分调动员工主人翁精神的方法,除资金入股外,还可以技术、劳动等方式参股,这并非是企业没钱需要人才入股,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关键性员工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极限,并不断进取,而企业的存亡与发展也都主要靠这些核心股东。其实,这种员工的动力并非只有股份合作制可以达成,也并非只需要几个核心员工这样,所有员工,至少是大部分员工拥有这样的工作动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来讲将是巨大的促进。比如,我们可以赋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由与权利,这种自由与权利给员工带来的责任感与被信任感比管理者督促的效果更好。
以世界上最大的组织;一加一大于二;的理论已经在企业中讲了十多年,但是真正把这种团队协作理念落实的企业并不多,尤其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或轻或重的派系斗争,这是表面的制度无法管理的,需要管理者亲自去抓、去管、去倡导,才可能做到;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绝对值得企业管理者去做。
美国《财星》杂志对100家知名企业的CEO做过访谈:认为员工之间团结协作,而非只凝聚在管理者周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CEO占100%。日本丰田公司更认为丰田的竞争力来自于员工,其中,员工的协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综合评估员工
今天要评估一个员工的绩效要相对复杂,尤其是创意与技术人才。传统的绩效考核很可能使这些员工感到委屈而离开公司,就像开篇讲到的那只猴子一样。今天的管理者要清楚:用时间来换酬劳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用成果换酬劳的才是企业发展依靠的关键员工。反之,我们要像前者那样的思路去管理与要求员工就证明我们不是好的领导者。今天的管理要抛开过程与形式,以结果为导向,给员工更高的自由度。
在法国有很多油画生产;作坊;,画商聘用一些画家在工厂大量的绘制油画,而后销往国外。画商都为手下的画家制定了每天的生产任务,有一家画坊的生产量非常大,几乎是同行的一倍,并且质量都很高。究其原因,人数、绘画条件、工作时间与同行没什么差别,只有一点不同这家画坊制定的生产指标不是以天为计算周期,而是以月为计算周期。有什么不同呢?因为绘画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灵感与激情,当画家没有灵感时,绘画速度将很慢,这样就很难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只有加班加点,如此,质量就无法保证,进入恶性循环。而那家高产量的画坊是每个月结算生产数量的,所以,当画家不在工作状态的时候完全可以放下画笔出去玩一天甚至几天,当精力充沛,思如泉涌时,可以轻松的补上落下的工作,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并且质量都很高,佳作不断。
6、建立有效的文化
不良的管理方式可以形成文化,为企业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相对的,积极正面的管理文化也可以持续的发挥正面作用。再好的管理方式如果不能从表面的规定与形式化转为一种思维与行为习惯,也都只能是为企业带来一时的助益,不能持久。前面提到的5点,必须形成常态的习惯,最终转化到文化层面,否则只能是热闹一时,因为即使有刚性的制度,若不能落到文化上,久而久之员工就会产生疲劳,继而出现抵触情绪,慢慢挑战制度。到那时管理者还会认为:这些方法根本没有作用。其实,是他们把这种管理思想扼杀在了形式阶段。
能够做到这样管理员工的企业领导者并不少,但是,能够把这种管理理念传承下去的企业就不是很多。套用一句詹姆斯·柯林斯的话来说就是:能够这样做的管理者只能算是一个企业准时的撞钟人,能够把这种管理文化传承下去的,才是为企业打造了一座准时钟表的人。
在企业主苦恼于员工工作效率低,流动率却非常高的表象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任何一个员工也都期望稳定的工作,离开的原因多是像开篇中的那个寓言一样管理者用错了管理方法,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只有改变管理理念,才能留住人才并且发挥出他们的力量。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