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
浅谈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浅谈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武继兵 就业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又都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产生着严重影响。两个综合性问题长期同时并存,其间必然存在某些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当然,无
浅谈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武继兵 就业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又都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产生着严重影响。两个综合性问题长期同时并存,其间必然存在某些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当然,无论是根据既有的各种经济理论还是根据实际的经验事实,我们都无法得出就业和收入分配之间明确存在由一方决定另一方这种直接因果关系的结论。更加现实的情况是,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就业状况的变化;反过来,就业状况也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此外,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时可能表现为直接影响,有时则可能是间接或潜在的。简而言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远比人们 平时所观察到的更为复杂。 一、收入分配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就业状况的直接或固定方向的变化。即收入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并不必然意味着失业率的同步上升或降低。如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中,既出现过收入高度均等化与高就业压力并存的局面,目前也出现了收入比较悬殊与高就业压力并存的局面。但是,收入分配对就业的影响却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就业状况,尤其是失业率的高低以及就业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经济结构状况。而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及经济结构状况则与收入分配问题密切相关。不同的收入分配状况,包括分配制度、方式及其形成的客观分配格局通常会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等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就业状况。简而言之,收入分配状况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间接形成的。 有关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并且长期被许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假设”。这位经济学家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收入分配数据为依据进行的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时, 收入分配状况通常是比较平均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社会日趋不平等。而当经济发展达到相对发达的阶段后,收入分配又重新趋于平等。对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关系,库兹涅茨还以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解释。除库氏的研究外,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A·刘易斯也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系统分析。所有有关研究的结论用一句话表示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仅从收入分配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其作用方式也是多方面的。对此,可从发展战略及实际经济运行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 其一,收入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及分配结果的本质是一种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其不仅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利益分配状况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则会对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构成强烈影响和制约。对此,A·刘易斯曾评价说:“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妨嫉心理和社会动荡的方面”。事实上,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分配矛盾几乎是一切社会矛盾的基础,所有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都与资源竞争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源的竞争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较好地解决分配问题,无疑会大幅度降低有关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推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反之,在不能有效解决分配问题的情况下,不仅经济与社会难以稳定发展,还极有可能出现社会动荡。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对分配制度的不断探索史。 由于收入分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巨大影响,如何协调分配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一般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相互抵触和矛盾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生产要素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市场作用越大,收入差距也越大,经济效率也越高;反之,在市场作用较小而政府作用较大时,收入差距趋于平均,经济效率也很低。故“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 当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抑或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绝非如此简单。姑且不论人们对“公平”及“效率”本质内涵的理解尚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按照上述一般性理解,由于分析角度不同,对如何理解分配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应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也存在明显不同的认识。 虽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收入分配状况的确能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强烈影响和制约,并进而对就业形成影响。当然,考虑到文化传统差异、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不同,不同收入分配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及强度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发展战略。但无论怎样,过分均等的收入分配状况和过分悬殊的收入分配状况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收入过分均等的情况下,虽然有可能避免许多社会矛盾,但势必会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影响效率的提高,“蛋糕”是肯定无法做大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实践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收入过分悬殊时,必然容易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进而也会强烈制约经济的发展。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看,以“效率优先”为基础的“增长第一”战略已普遍陷入困境,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虽然在一定时期获得了经济高增长,但却是以高通货膨胀、严重的两极分化、高失业率以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等为代价,进一步的发展也失去了应有的基础。更通俗地讲,选择以“效率优先”为基础的“增长第一”战略或许可能在短期内把“蛋糕”做得大一些,但在分配问题上解决不好,尤其是收入悬殊的情况下,指望将“蛋糕”做得足够大只能是异想天开。目前,这种战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其二,撇开政治、心理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客观的收入分配状况对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状况的影响也非常突出,并进而能够对就业形成强烈影响。 我们知道,居民收入主要是面向最终生活消费的,正是这种消费需求的存在,才能够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消费需求的扩大与提高可以拉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并同时带动投资需求的扩大,进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张。作为一种自然的结果,就业机会也是会随之增长。反之,如果居民消费需求不能有效扩大或甚至降低,则势必导致生产规模不能扩大或进一步萎缩,这样,就业机会将无法扩大或者会进一步降低。作为进一步的结果,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亦难以进一步提高或出现下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消费需求,进而使整个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萎缩。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