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事故黑榜要有公开的勇气


以统计排名通报的方式对付医疗事故发生,应该是个不错的狠主意———如果某医院被通报医疗事故发生得多,患者自然就会用脚投票,此医院的人肯定都会受到影响。只是该消息令人有些不解:对医疗机构严密监管,对医疗事故进行统计,对严重事故予以通报并追究责任,不正是卫生部的分内之事吗?然而似乎并非如此,否则卫生部不会将此做法当成遏制医疗事故发生的杀手锏,专门如此强调。 不过,亡羊之后能够及时补牢,也是好的。当前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将医疗事故统计排名通报追责这一好经,念出真正的效果来。对此,笔者以为,秘诀只有一条:公开。 根据目前的表述,卫生部虽然要对医疗事故统计排名,但只是要对严重的个案进行通报。如果真是这样,该做法的威力便会大打折扣。那些严重的医疗事故个案,多数不等卫生部门通报,便早已成为热门新闻了。 对医疗事故统计排名的黑榜,应该有向社会公开的勇气。即便完全公开不宜,至少应该按比例,将每个地方的“前”几名定期公开,当然更可以利用网络设个动态版,及时进行更新。只有坚持如此近似“末位淘汰”的方式,才能让所有的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真正提高责任心,避免上“黑榜”,丢饭碗。 这一做法或还会产生一个意外的好处,即让医疗事故鉴定有可能趋向公平。毋庸讳言,当前的医疗事故鉴定,很多都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倾向,而患者一方受制于专业门槛,无可奈何,有些只好走上“医闹”之途。当黑榜出现,一些医疗机构之间成为明确的竞争对手,一旦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对公众获得一些事件的真相,应该是比较有利的。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