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警惕企业设局坑害孕期女工 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2017-05-25 08:00:01 无忧保
今年又是生育高峰年,孕期女职工相关权益的保护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以来,本报受理的孕期女职工维权咨询电话数量明显增加。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受特殊保护。而一些用人单位却千方百计地钻法律的空子,在女工怀孕后侵害其权益。孕期女职工通常易遭遇哪些侵权?遭遇侵权后怎样寻求帮助?小编经调查发现,孕期女工遭受的侵权主要集中在不给保胎假、不支付生育费及趁机解除劳动合同等三方面。   借口没有医疗期 拒绝员工请假保胎   案情   王女士是一家公司的出纳,今年年初她发现自己怀孕后,到医院进行例行检查,医生说她的情况不太稳定建议其休假安胎,并给她开了半个月的假条。当她拿着假条到公司请假时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工龄太短,不能享受长期休假。   采访中,王女士私下告诉小编,实际上她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半。   小编在调查中获悉,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也没有给王女士缴纳任何社会保险。在王女士提出请假和怀孕生育期间的医疗待遇后,公司的答复是要么继续上班,要么离职走人。目前,王女士手头的证据只有在为公司经办相关财务时的账单。   评析: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工会调解员黄虓介绍,依据《关于企业职工医疗期的规定》规定,医疗期根据职工本人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享有3至24个月的医疗期。黄虓进一步解释,其中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3个月。所以,本案中,王女士所在公司拒绝她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工会调解员、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南波律师给王女士支招,虽然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王女士可以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公司不仅要承担为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的义务,还应当按规定安排王女士享受医疗期待遇。   此外,王女士现在处于孕期,公司不能随意辞退,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让怀孕职工进公司 借口旷工辞人  案 情  电话销售员小张没想到,因为自己怀孕,她所在的医疗器械公司居然想出了不让自己进公司大门的馊主意。公司领导以为这样就能以旷工为由顺理成章地将其辞退。  小张告诉小编:我来公司已经5年了,工作一直勤勤恳恳,没想到我刚一怀孕,老板就想把我炒了,实在是太没人情味了。我和公司的合同已经签到了2013年1月,但老板的意思是怀孕后我也干不了活,还不如解约得了,公司愿意给2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可我看过相关法规,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双倍补偿金,我在这工作了5年,只给两个月工资实在太少了。小张因此没同意。  一周后,小张去上班,却发现自己被保安拦在公司的大门外。之后,她才知道老板是想耍心机,不让她进公司大门,就没有考勤记录,达到规定天数就可以旷工为由将其辞退,还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评析:黄虓调解员建议,为避免公司利用内部规章制度按旷工违纪处理小张,建议她立刻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立案,指出企业阻止她正常工作,申请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南波律师建议,小张到仲裁部门办完立案手续后,在等待仲裁部门调查和排期开庭的时间,仍然可以继续按相应的程序申请工会律师的法律援助。  工会部门在受理后,会尽快和用人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员联系,进行先期调解工作。工会律师及调解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出单位存在违法用工的事实,以便让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如果单位不同意调解,工会援助律师会无偿为小张提供法律服务,包括仲裁部门的开庭辩护和证据取证等。  借助机构变更 逃避支付生育费用  案 情  秦女士是山西某文化公司北京分部的员工。今年4月,公司总部决定撤销分部,并将该分部部分业务转回太原本部。对于北京分部人员的安置,分部的负责人表示,职工有两种选择方案:一是跟着公司业务走,到太原总部工作,岗位不变待遇不变;二是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按照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对于刚怀孕两个月的秦女士而言,这两种选择显然都不合适。  秦女士告诉小编,她已经在北京分部工作了两年的时间,按照双方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今年9月份她的合同才到期。  秦女士认为自己的家人都在北京,现在怀孕的状态也不可能去山西上班。而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和孕期女职工解约。如果企业选择解约,应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给予补偿。可是相应补偿方案她也不能接受。虽然单位违法解约应双倍赔偿,可我本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产假工资都没了。秦女士之前曾就此想法向单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遭到了单位拒绝。  评析:黄虓介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没有严重过错,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秦女士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双方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同时,按照新修订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本市的相关规定,企业应该为职工缴纳生育险,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考虑到孕期女工行动不便,黄虓建议孕期女工,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解约等方面的争议,最好是通过调解方式来解决,以避免在孕期过度劳累奔波。如果像本案中的秦女士这样无法达成调解,也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的方式让家人或者律师代为办理相关的手续,孕期女职工只需在开庭时出庭举证即可。(本报小编闵丹)

标签:   申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