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
北京海淀法院法官为北理工学子揭秘就业陷阱


实习期算不算试用期 离职后原单位不愿出具离职证明怎么办 应不应该缴纳实习费、培训费?签了三方协议还用不用签劳动合同?11日晚北京海淀法院法官集体走进北京理工大学,给大学生讲述了求职中的种种就业陷阱,为准备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解答就业中的种种疑惑。 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庭长李盛荣、副庭长马千里带领4位年轻法官,将原本在法院内部进行的学习工场活动搬进大学校园,通过审判实践中的有针对性、普遍性的案例,用法官专业的视角深入分析当事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以案说法,将复杂的法律问题剥丝抽茧,教育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并热情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与就业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曲三强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对具有欺骗性、隐蔽性、诱惑性的就业欺骗行为没有足够的免疫力。稍有不慎就会跌入 霸王条款、不平等合同、高额违约金等就业陷阱之中。因而,在青年学生中普及劳动法、合同法知识,广泛宣传常见的就业陷阱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法学院2011级研究生胡美清在听过讲座后感叹:虽然自己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也很难识破那些伪装的如此巧妙的就业陷阱,当自己遭遇霸王条款时,也不一定会正确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今天的讲座让我进一步提高了警惕,更加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海淀区法院劳动争议庭庭长李盛荣表示,他们发起的学习工场活动最初是为了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统一裁判尺度、营造全庭学习氛围而举办的,此次学习工场第一次走出法院,走进高校,效果非常好,希望还能陆续举办这个系列活动,把法律知识、维权意识送进高校、企业、社区,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