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社保案例早报:日前从哈密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哈密市始终坚持把全民覆盖作为社会保险工作的首要任务,社会保险实现了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
截至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7.17万人(次),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2007年,全市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达67.98亿元。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保惠民工程,始终将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事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一件大事来抓。”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局长朱虹表示,自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7.17万人(次),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29亿元,基金支出15.19亿元,基金累计结余25.63亿元。
今年65岁的王钰表示,他曾是一名企业干部,2012年7月,他正式退休。每天清晨起来锻炼身体,吃过早饭,王钰就背着二胡乘坐公交车去市老年大学上课,在老年大学里还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趣。
“刚开始每月拿5000元,养老金待遇不断调整后,现在我每月工资能达到6000多元。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说到自己现在的生活,王钰觉得很满足。
据介绍,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惠及全市3.2万余名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达2464.8元。
2016年8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由社保统一管理发放,连续两次提高养老金水平。连续三次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基础养老金由2010年启动之初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市、区(县)各级财政每年需补贴5720.39万元,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数达2.3万人。
此外了解到,从2000年4月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今,在费率未做调整的情况下,多次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10.84万元提高至25万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职人员提高至90%-94%,退休人员提高至94%-98%;门诊慢性病病种增至27种,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25万元。2017年1月,实现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建立统一的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区)级公立医院住院,起付线以上费用政策范围内按100%比例支付。今年,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672万元,人均月发放标准达814.52元;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176万元。今年,人均伤残津贴月标准2771.46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标准达949元;生活护理费月标准1215.69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62.39万元。连续三次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2010年启动之初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今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数达2.4万人。
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
我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加快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步伐,为各族群众编织充满温情的医保救助网。
2013年1月,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
2016年1月,在全疆率先启动职工大病保险试点工作。
10月,实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普惠政策。截至目前,我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共赔付1130人,总计赔付金额481.5万元,单例最高赔付5万元。
今年1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个人年度内累计自负超过0.8万元以上的合规医疗费用,可享受大病保险分段累进报销,上不封顶。但针对贫困人口等将起付线标准降低为0.5万元,赔付比例每段再提高5个百分点。
……
在我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这张加快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步伐的时间表背后,是无数社保人的辛勤的付出。
“现在社保工作做的很细致,像我这样随子女外迁或前往外地安家养老的退休老人逐年增多。社保局就推出了异地本行养老金取现免手续费这项优惠政策!” 今年62岁的李阿姨是原市服装厂一名退休职工,退休后随子女迁入乌鲁木齐市常住。因退休时参保地是哈密市,所以发放养老金的银行卡在哈密市本地建设银行办理。李阿姨在乌鲁木齐市用此卡在建行取现,每笔要收取1%的手续费,这对养老金本来就不高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61岁的颜玉宝现定居在合肥市。今年8月28日—9月7日,他因糖尿病在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治疗。以前,颜玉宝每次住院都需要自己先垫付住院费,等到出院后再把住院发票等寄回哈密市报销,每次报销都要等很长时间,有时寄去的邮件还怕丢失,既费力又费时。而这次住院,颜玉宝在出院时,就通过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联网系统,在办理出院手续时,直接就进行结算。“花了6037.13元,报销了4299.23元,真是快捷又方便。”颜玉宝激动地说。
此外了解到,截至7月21日,哈密市与国家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的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4055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有效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垫支”的问题。截至9月7日,我市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已有45名异地人员即时结算成功。住院费用总额为972912.42元,医保基金支付金额达到728194.79元。
此外还了解到,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缓缴社会保险费、参保企业不再为已满最低缴费年限的退休、退职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为企业减负措施,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轻企业和员工缴费负担约2.86亿元。
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理念提升
如今,走进社保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蓝色为主的“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形象背景墙,这是社保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社保服务大厅分为柜台受理服务、自助服务等5大区域,配备叫号系统、政策宣传栏、休息椅、自助查询机等便民服务设施;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现社保标志标识等视觉识别元素的规范统一。让每位办事群众都觉得眼前一亮。
2015年12月,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批复成为全国首批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作为牵头创建单位,严格按照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任务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计划安排,分解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的各项工作。
“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工作者的每一天,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每一点创新,无不承载着全市各族群众的梦想,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发扬市社保人‘真诚自然温情暖心’的服务精神,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保政策的温暖。”朱虹介绍,为确保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了市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各级经办机构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梳理了近10年社保经办管理的政策法规依据,选取常用的636项政策法规编制成册;对涉及业务经办的65个方面进行梳理规范,编印了《哈密市社会保险业务操作规范》;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法规、经办操作的规范统一;通过网上公开、印发手册、大厅公示等方式,实现政策宣传、办事流程公开透明。全面实施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微笑服务制度等,提高依法服务的意识,把服务理念贯穿窗口工作的始终;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把优质服务融入到窗口工作的全过程;在社保经办服务上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近3年获得自治区及上级部门多次表彰。2013年,被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评为2011-2013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2014年度获自治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获自治区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单位二等奖、社会保险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度获自治区基本医疗生育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先进单位等。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
详情请咨询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