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本报讯
近日,中华保险河北沧州中心支公司成功破获一起被保险人联合派出所伪造赔偿协议的人伤骗赔案件,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
2011年8月7日,被保险人李某报案称:2011年8月4日由该公司承保的徐工牌泵车在施工过程中,因软管抖动,导致一名施工人员摔落受伤。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未在第一时间内向保险报案,直至2012年1月7日手续齐全后,经中华保险河北分公司审批通过转为正式报案。
该公司客服部人伤科工作人员随即对案件资料进行了研究。该案件手续齐全,但是在众多细节上存在疑点:1.事故证据中,公安局的证明材料出具时间是2011年8月16 日,距出险时间间隔较长;且在出具证据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署具体出警人员的姓名;公章和签字落到纸上的顺序也不对;证据内容也存在矛盾之处。2.调解协议书中,所有当事人签名均为打印体,没有手签;公章加盖的位置不正确,并且没有具体主持调解人的签名;协议书的名称和内容不正确。因此,证据的可信性存在严重问题。同时,赔偿协议载明被保险人赔付伤者31800元,依照伤者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髋臼可疑骨折、全身多发软组织损伤的伤情判定,赔付金额远远超出伤者的损失金额。
为此,2012年1月9日,该公司人伤科调查人员赴出险地石家庄赵县就事故经过和赔偿协议的真实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工作。经过调查,工作人员了解到伤者实获赔偿仅有26000元,与赔偿协议上的金额存在数千元差距。被保险人的事故证明是当地派出所开据,公章真实有效,但赔偿协议书系李某通过派出所熟人在空白纸张上盖章后,单方书写而成;伤者李某及见证人何某的指印也为伪造。至此,虽然尚无证据证明事故为伪造,但是已经可以肯定被保险人夸大了事故损失,存在骗赔行为。
铁证如山,最终,本案中的被保险人做出了撤案选择,于2012年1月10日向中华保险95585客服专线致电自愿放弃了索赔,并提交了撤案申请。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