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读者王先生:家住苏家屯的一位女士2009年卖房子的钱存入银行,最近发现变保单了。
28万元的存款变成保单,未到期取出就会有损失!
面对着这种情况,多年从事保险业务的市民林先生表示,他要通过法律来要回存款,同时也要给“存款变保险”的问题曝曝内幕。
6月3日,家住沈阳市苏家屯区的林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件事的始末。
林先生说,这笔存款是他老姨的,是2009年卖掉苏家屯一套住房后存进银行的。由于最近急需用钱,他老姨想取钱,仔细一看发现存款单其实是保险单。林先生说,他老姨委托他拿回这笔钱,但现在办理退保将无法完全取回之前的28万。林先生已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涉,但保险公司表示,保险并不是在保险公司办理,他们只能按照保险合同办事,当时为林先生老姨办理保险的工作人员已调离岗位。
个别银行内存在“陷阱”
昨日,林先生向本报记者披露了诸多保险行业的内幕——
(一)个别银行办的保险理赔存隐患
林先生说,个别银行误导储户,办理的保险手续一般不全,“如果遇到大额理赔时,客户由于不是正规手续,所以理赔会受到影响。”
(二)不提“保险” 只谈收益
个别银行会对储户进行误导,只介绍高回报和收益,不提“保险”两个字。林先生解释,理财业务所说的高回报都是假设情况的,往往不会出现最理想状况。
(三)个别银行内存在“假职员”
林先生说,如今个别银行的大厅里有保险公司的员工,他们和银行员工穿着没什么区别,很容易被存户混淆。
(四)保单会被多方“抽红”
林先生表示,储户在个别银行被误导办理保险后,从窗口服务人员,到银行主管,再到保险公司都会抽取出一定的金额,由于利益的驱使,多数银行服务人员都希望客户用存款购买保险,而保险公司会定期将保险费以大额存款形式存入银行,获得比普通存户更高的利息。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