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去银行存款 千万留意你身边的银保销售!

2018-03-0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中国有句俗话叫“吃一堑长一智”,吸取别人吃的“欠”,长了自己的“智”,再好不过。银保销售作为销售误导的重灾区,有着“六宗罪”,分别是不谈保险谈储蓄、不讲保障讲理财、把长期保险说成是短期、把期缴产品讲成趸缴、宣传高收益、隐瞒费用扣除等现象仍很严重。去银行存款,千万留意你身边的银保销售!

  第一坑:存款变保单

  保险案例回放:6旬老人被中行误导,100万存款变保单

  2013年6月,身在国外的李女士飞回国内,照顾生病的69岁母亲,本想把之前汇给母亲的100万存款取出来急用,到了银行才发现存款已经变成保单,如果一定要取出来的话,得扣除5万多元的违约金。

  原来,在两年前,母亲受中国银行鸡西市分行业务员以高利息误导,以为是银行理财产品,买到的却是6年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如果未到期就退保,就得扣除违约金。根据计算,就算这6年期保险到期,也只能获得约6.5万元利息,收益远低于定期存款。

  专家支招:

  1.家有60岁以上老人的话,大额存款尽量由子女到银行存。从今年1月开始,银保新规要求银行向65岁以上老人卖保险时,不得现场出单,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销售误导。

  2.在银行办业务不要轻易签字。除了老人外,不少年轻人也可能受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产品为保险。如果是保险产品,新合同中有处抄写“风险提示”,提示中明确该产品为保险产品,如果是他人代抄和签名,保单无效。

  3.如果是电话销售,保险公司和你的通话都有录音,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证据。

  4.保险储蓄收益并不高,它的性质依旧是保险,如果手头缺钱,就不要买。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