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土豪”老太6700万养老金买理财产品被骗

2016-09-28 17:01:16 无忧保

金柚网11月3日讯:60多岁的王老太向内蒙古包头市新时代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信托)支付6700万元,购买信托产品,到期后血本无归。

10月28日,王老太诉新时代信托不当得利案在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王老太要求后者返还6700万及利息。被告认为,此案是因老人投资失败造成的,属于合同纠纷。

王老太说,信托产品是某银行北京国际大厦支行员工原某推荐给她的,双方合作多年,她很信任对方。她当时购买的产品名称为“鑫风1号”,但合同被人偷窃并篡改,变成了“13博瑞格”。

自述

信任银行员工

拿出儿子给的养老钱买信托产品

王老太的老伴王先生今年84岁,他说,买理财产品的6000万本金是儿子给的养老钱,通过原某介绍的银行理财项目,赚了700万。他本打算把本金还给儿子,用赚来的钱养老。

王老太说,她和丈夫2009年认识了某银行北京国际大厦支行的理财经理原某。此后,原某一直帮他们理财,没有出过任何问题。之所以敢投入那么一大笔钱,完全是出于对银行理财经理的信任。

王老太说,2012年,他们曾在原某的推荐下买过新时代信托的一款产品,2013年4月3日按期拿到了本金及收益。拿到收益当天,在银行的VIP理财室,原某又推荐了新时代信托的另一款产品“鑫风1号”。当场确定购买后,王老太就签了字,购买金额为6700万,时限为1年。

王老太向《京华时报》记者出示了一张电汇凭证,上面显示,2013年4月3日,在某银行北京国际大厦支行,从王老太的账户汇到新时代信托6700万元。她说,这笔钱是原某汇的,“他知道我们账户的密码。”

王先生说,买了“鑫风1号”后的一年里,他们没有过问过这个产品。

中“调虎离山计” 指理财经理上门偷合同

王老太说,2014年4月7日,“鑫风1号”到期后,原某来到她家中,说要看“鑫风1号”的合同。当时她有警觉,“我就说这个钱我们还没有拿到,不能把合同给你。”

第二天,原某又来到老王家。当时家中只有王先生在,他说,自己中了“调虎离山计”,指责是原某偷走了合同。

王先生说,原某走了之后,自己发现文件少了,感觉不对就去追,但没追上,给原某打电话一直不接。他去家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被建议去银行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

之后,王先生打算先去银行了解情况,再去派出所。他说,银行负责人以“影响不好”为由让他先不要报案,“他们说一定帮忙把合同要回来。我认为银行一定会给我们解决问题,所以就没去派出所,一直等消息。”

等到王先生再去找银行时,相关负责人说,这事与银行没关系,原某已经被开除。王老太说,合同是在工作时间和原某在银行的理财室签的,怎么跟银行没关系呢!

购买的理财产品变样 对遭遇拿不出证据

王老太说,她曾到新时代信托公司包头总部,调取出自己购买信托产品的合同等一系列文件,发现她购买的产品变成了“13博瑞格”,恰恰就是这款产品出现兑付问题。

据了解,“13博瑞格”由信达证券承销、山东博瑞格生物资源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博瑞格生物”)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因违约不能按时兑付利息。

2014年11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博瑞格生物及时任总经理予以通报批评。通报中称,经查明,博瑞格生物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未就私募债券募集资金违规转移事项进行披露;“13博瑞格”完成发行后,大部分资金被转移至债券担保人关联单位,未全部用于博瑞格公司经营。

“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产品,也从来没在这些文件上签字,这上面的签字不是我写的。”王老太说。但老王夫妇没有证据证明原某偷走了合同。

记者曾就此事联系某银行北京国际大厦支行,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需向相关领导了解情况后给予答复,直至发稿前,记者并未得到回复。记者多次拨打原某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联系了信达证券的债券发行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他并不清楚“13博瑞格”,记者表明采访意图,该工作人员说他是新来的,相关领导不在,不能给予答复。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养老养老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