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衣袖,小吴的右手臂已呈畸形状,从臂膀到手背露出一条条紫色的疤痕。这一悲剧是半年前发生的。小吴去年7月进滨湖区一家化工设备厂当电焊学徒工,一直捧着砂轮机打磨机械的焊接缝。今年4月2日下午上班后,他在为运转的机器打磨焊缝时,手套突然被机器里的齿轮“咬”住,同事们听到他的呼救声赶紧关了电源,但他的右手臂卷入机器,皮开肉绽。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诊断为右前臂撕裂畸形,3处骨折,2只手指神经断裂。
住院后,有人冲着小吴喊“小陈”,他以为是搞错了,当即叫医生把病历卡上的“陈铭”改成自己的姓名。但没两天,小吴发现自己的名字又被人改了“胡里”,他再次作了纠正。可不久,他又被改名“夏赫盛”了。小吴不知厂里为啥要为其改名,坚持不同意这样做。一名车间负责人说,这是为他好,可以领取保险金。7月中旬出院时,随即“没收”了小吴的病历卡,不再搭理他。
前几天,小吴经人指点直接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可填了表格却无法证明与该厂有劳动关系。他找同事证明没人搭理,最后找出自己的“考勤证”。
昨天,景明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将全力提供法律援助,依法为小吴讨回公道。
标签: 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