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险知识汇总值得借鉴的三种社保问题处理方式

2017-03-13 08:00:01 无忧保

不愿交社保者 钱攥在手里的感觉更好

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不交社保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没钱可交,一种是有钱也不交,林风(化名)显然属于后一种。

林风在沪上一家媒体工作多年,却从未交过社会 保险 ,也是这家公司内为数不多的自愿放弃“五险一金”福利的人。

谈到不交社保的原因,林风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总结了三点:一是上社保手续太麻烦;二是养老金基本不靠谱;三是对房子没兴趣。

最初几年没有交社保,是因为他觉得社保没什么用,他更喜欢把钱攥在自己手里的感觉。而且由于他买房子都没有贷款,即使是公积金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后来林风将房产套现之后一直租房而住,却发现自己不再符合上海市交纳社保的基本条件——他没有居住证!

可能最令林风悲观的是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精通于金融和投资的他认为如果照当前社保 基金 的运营状况,到他老的时候养老保险基金可能会贬值得厉害。

至于很多人看来是“香饽饽”的公积金,林风也认为对自己没什么用处。如果房价仍然如此虚高,他将再也不会买房,或许过几年还会移民。

至于医疗,林风更愿意选择去一些商业保险能够报销的私立医院,“我喜欢直接给钱的,不喜欢去那些大医院折腾,其实,公立医院如果你要找好医生,给红包,价格算下来也差不多。”林风说。

总之,无论是养老、医疗还是公积金,他都找不出说服自己缴纳社保的理由。这也为公司节省了不少支出。根据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雇主每月除了发放员工工资之外,还要缴纳相当于员工工资40%左右的“五险一金”费用。

相对于社会保险,林风更加青睐商业保险。他已经购买了一些养老和医疗的商业保险产品,他倾向于购买纯保障的险种。在他看来,保险理财产品不太靠谱,主要是因为国内无风险资产收益率过低。

当然,林风也认为自己的选择并不太适合大多数人,他对大家的建议还是参加社会保险,尤其是想要买房子的人,最好交纳住房公积金,一方面利率优惠,另一方面还能享受公司补贴。

“逃离北上广深”者:如何转移还待揭开面纱

在“逃离北上广深”成为风靡全中国的流行语的前一年,李裕川已经收拾起行装从上海回到了成都。在汶川地震之后,他向公司总部提出申请,要求调回故乡参与灾后重建。

李裕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当时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在逃离上海,但那高高在上的房价所引发的生活压力,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李裕川离开时把社保关系留在了上海,因为政策不允许他带走,他的“五险一金”全部被封存在上海市社保中心和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数据库中。

在2004年去上海之前,李裕川在户籍所在地重庆工作了一段时间,并交纳社会保险。2008年回到成都之后,他并没有在成都市交纳保险,而是重新激活了原来在重庆的账户。

李裕川对于重庆有很深的感情,他在重庆度过了大学生涯,他认为自己有一天还会回到重庆。所以他对于要不要把社保关系和户口转到成都一直很犹豫。

但这种异地社保也给他带来非常大的不便,尤其是医疗保险。由于成都和重庆两地医疗保险基金不能互联互通,自从上海回去后,他平时看病都不能报销,也不能用个人账户的钱去买药。

听说政府出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转移政策,李裕川打算近期把分散在上海和重庆的社会保险关系都转移到成都来,但如何转移他还是一无所知。

相对于李裕川,已从上海回到南京创业的柳先生对这些关系如何转移有些了解,但医保社保无法从上海带走让他很无奈,“虽然可以用医保卡买药,但身体没什么毛病,总不至于特地从上海买一堆药带回家吧?”

对于公积金,柳先生没计划取走,因为从上海公积金封存办得知,公积金一旦提走,今后就再也无法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公积金账户了,毕竟有一天还想将创业拓展到上海。

退休后转移到异地者:赶在“4050”之前

五年前,有人问刚来上海“闯天下”的秦晓飞要不要把社保关系从深圳转移过来,他的回答一定是“yes”,而如今他变了。

五年前他想转移的时候,政策不允许;现在他却选择了永远做这个城市的过路人,虽然他有上海市居住证。

造成这种180°大逆转的首要原因是因为上海的房价。踏空十年一遇的房价下跌之后,秦晓飞做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个决定:从此不在上海买房,当然,房价急速下跌到合理价位除外。

当听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可以跨省转移后,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过些年将上海的养老保险关系转回深圳,然后在深圳养老。因为他认为深圳的社保制度是全国最好的。

标签:   社保问题社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