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个别企业采取转签合同、改变用工方式或分解用工期限等“小动作”规避《劳动合同法》,广州市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21日)透露,目前被部分企业认定的新法“漏洞”在正式实施前都会被封死,相关条文的补充解释将与新法一同实施。他提醒劳动者,假如不是出于本 针对个别企业采取转签合同、改变用工方式或分解用工期限等“小动作”规避《劳动合同法》,广州市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21日)透露,目前被部分企业认定的新法“漏洞”在正式实施前都会被封死,相关条文的补充解释将与新法一同实施。他提醒劳动者,假如不是出于本意,即使在辞职书上签了字,劳动部门也认定该辞职书无效。
政府称新法未加重企业负担
华为“辞职门”事件硝烟未散,广州日前也接连发生类似“劝辞”事件。知情人士表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如此举动意在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按照企业的说法,是为了“节约企业成本”。
这样的行为是否可以“合法”规避新法有关条文?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谢迎建昨日肯定地回答,无论什么“动作”,都无法绕过法律条文,目前企业认定的新法“漏洞”在2008年1月1日前都会被补充解释封死。他表示,《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加重企业负担,只是加大了对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谢处长强调,一切恶意规避法律的行为肯定行不通。
员工如权益受损应及时投诉
记者从可靠途径获悉,日前发生在开发区某港资企业的“劝辞”事件昨日下午已基本解决。据悉,在劳动保障部门的介入下,该公司已召开员工大会,公布已辞职并转签合同的员工全部“恢复原状”,因转签合同而缩短的工龄重新计算。谢处长说,这个结果的出现并不意外,和番禺“辞职门”一样,所有违反员工意愿签订的“辞职书”,劳动部门认定无效。
谢处长提醒劳动者,在非凡的受压情况下,劳动者违反真实意愿签订的“主动辞职书”,劳动部门可以认定属于无效文书。谢处长建议员工勇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在权益受损后,应该及时投诉至劳动部门。
法律不会忽略劳务派遣
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规避法规的主要“动作”,包括劝辞、转签合同或改变用工方式。谢处长介绍说,新法非凡规定的用工方式包括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并未对非凡用工规定合同期限,也尚未要求用工单位承担员工社保。他介绍说,在开发区发生的辞职事件中,转签合同的员工莫名其妙地成为“劳务派遣人员”。“有人还提出分解固定职位,起用非全日制员工,这样也也可以不签无限期合同,不买保险。”谢处长笑着说,假如企业真的这样做,不仅不能节约成本,反而得不偿失。记者了解到,劳务派遣的“空子”主要在新法第66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没有清楚界定。对此,谢处长透露,劳动部很快就要出台相关解释“三性”,派遣时间不会超过一年。(记者 文安 通讯员 林甲松)
您现在浏览的是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zgylbx.com 中国医疗保险 拼音首字母+.com
免责声明: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对任何包含于或经由本网站,或从本网站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信息服务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或广告,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资讯,服务社会公众,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或可靠性。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通过我们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们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