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关扬工作三年一直是在一家著名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去年还考过了注册会计师,收入不错,而且经常有去别的城市做客户的机会,这在同时毕业的同学中很让人羡慕。唯一的问题是在审计季节老要加班,比较累。今年5月,厌倦了审计工作的关扬在新经济大潮的卷裹下去了一家新组建计划从事电子商务和网络开发的公司,任总经理财务助理,月薪8000。关扬在整理了一星期文件,提交了一份财务计划后突然被告知因没有合适的工作匹配,被辞退了。
关扬在经历了短暂的愤怒后释然了,虽然只工作了一个多星期,但公司出于赔偿支付了近一个月的工资。关扬说,忙了三年我也该休息休息了,休息好了再找个工作,凭我的资历,找工作不难。谁知这一歇就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在放松地看完了欧洲杯足球赛和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直播后也经历了再次择业的思考和烦恼,经验也增加不少,回过头来看,其中最重要的结论是――找工作一定不能着急,3个月并不算长。
在关扬开始重新找工作前,关扬也重新审视了自己。
自己有些哪些技能?关扬在罗列了一些之后又特意去问了问好朋友、亲戚、同事,让他们告诉自己有哪些事做得很好。然后列出了自己在脑力活动、体力活动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强项,因为这每一项都可能对新的择业方向有所提示。结论是新工作依然首选审计,其次是大公司的内部会计或财务分析。
自己对哪些领域最感兴趣?平日里自己喜欢谈些什么、读些什么、想些什么?结论是兴趣和工作相差太远,仅仅从兴趣出发依靠目前的能力和资历尚难以任意而为,还得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现实地看,兴趣并不是找工作时的重要指标。
最想在哪儿工作?制造业(如生产汽车、电脑等等)?信息业(如互联网、教学)?或是服务业(如事务所、零售)?是希望在大公司供职呢还是在小公司上班?赢利性企业还是非营利性机构?是想自己作老板呢还是为别人打工?结论是还是打工不操心,国际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保证。
最后问自己,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实际上,就是问谁能帮助你在你所期望供职的领域找到正打算招募人才的公司。结论是上网发简历同时联系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同学朋友内部推荐。
在目标明确后,关扬开始在专业的求职网站订制简历,加入会员,应聘职位。虽然网络的发展增加了求职的机会降低了求职的成本(点点鼠标就行了),但也造成了应聘者的泛滥,反正没什么成本,试试看呗。这在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机会的同时也使真心想应聘的人机会减少。简历发了一大堆但有回音的比率比想象的要少,关扬甚至怀疑有些公司常年发布相同的招聘信息而招不到人就是在做免费的变相广告。有些用人单位官僚主义严重(包括一些国际化大公司),从第一轮考试到考试结果出来再到第二轮面试常常要两个多星期,碰上合伙人、人事部经理出差,还得再耐心等待。还有些单位在见过一次面后没了后话,嫌你薪水高,再打一轮招聘看看有没有更物美价廉的,反正他不急。这种情况下,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和判断。千万不能着一时之急,忙于上岗而留下后患。关扬说反正都休息这么长时间了,再找一定要找最合适的。良好的心态是找到一个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两个月以后,经过多次面试,关扬得到了四个比较好的就业机会,其中一个是制造类大公司的会计部门,一个是大公司的内部审计,另外两个是会计师事务所。关扬比较了自己所在部门在整个公司的重要性,是为销售或技术人员服务的还是居于公司主要赢利业务?如果公司最后只保留两个部门,自己所在的部门会不会成为最后一个?最后,关扬淘汰掉前两个公司。下一步需要在两家都有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做出选择,一个是国际性的大所,一个是国内的大所,工作内容和职位相同。前者工资和福利高些但是外籍人掌权,上升空间不大;后者薪水低些但上升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不大。在综合了收入、培训机会、工作环境、组织风格、人际关系、客户资源、交通条件和再次跳槽的身价后,关扬还是选择了前者。在经历了3个多月的反复后,关扬又重回国际化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的是换成了另外一家竞争对手的成员,另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在保持了原级别的同时工资又增加了500元。这一点很让关扬意外,但也证明了关扬在重新找工作前对自己的评价。
关扬说他在即将重新上岗工作时想起了一个故事。某人购买了一幅风景蚀刻版画,但却不喜欢其框架。于是,他拆掉框架。令他惊讶不已的是:此画背面竟是另一幅蚀刻版画,比他原先购买的那幅还要精美。他的一位朋友观赏这幅意外发现的蚀刻版画后,感觉其画风很眼熟――原来,该隐藏之作是一幅赝品。
这个故事对那些考虑改变工作环境的人提出两个问题:新的机遇究竟是一幅名作,还是只是廉价的赝品?改变风景的结果是令人失望、泄气,还是兴奋?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