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冷板凳,是职场人士一提就皱眉头的东西。谁也不希望在职场上被罚坐冷板凳,希望的是成为公众注目的主角,希望的是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希望的是一呼百应前呼后拥。
总之,我们太急于成功了,都有点不甘寂寞。
但在特定环境里,主角就那么一个,注定有人得在冷板凳上熬着。那么,坐还是不坐?如何坐?为何而坐?是个充满玄机的问题。
冷板凳意味着机会
冷板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你避过组织控制的最大风险,与其急于表现自己,莫如暂时收敛锋芒,毕竟冷板凳上还意味着无数的机会,但一旦你急于出场而把戏演砸,那就彻底无可挽回了。
我有一位姓邱的朋友,被一家企业挖去做高管,许以厚薪实权,于是老邱欣然走马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老邱到了老总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稳当,那家公司却又一股脑地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3个老总级别的高管。
老邱上火之余,暗中分析,估计公司这么丧失理性地乱挖人,肯定是没想到这么多的明星级人物落到一口锅里会闹腾得多么欢势。当时公司考虑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把对手阵营中的实力型人物给挖过来,就等于给了竞争对手一个“沉重的打击”,至于自己家里这么多的老总怎么个摆布法,也很简单,赛马而已。
老邱说,当时除了公司中永恒的“冷板凳”行政副总老杨之外,能争当主角的,只有新近加盟的罗总、韩总、宋总,还有他自己,一共4人。
这4位老总,在原来的公司都是一把手,拥有签字权,对公司的人事财务尽可以先斩后奏,甚至是斩了也可以不奏的主儿,总之都是天生的主角人物,都没有过坐冷板凳的“资历”。
公司董事局将这4位老总套到一辆战车上,就召开高层会议,讨论年度的业务绩效问题。4位老总都是老谋深算的人物,开会就开会,讨论就讨论,只带耳朵不带嘴巴,摆明了对公司给自己配套的这个班子不满意。
都是一线的人物,谁来唱主角?谁又来坐冷板凳?凭什么?
4位老总的脾气,董事局是心知肚明的。既然心知肚明,那就不用说了,要说只说工作,说市场,说销售,说利润。
工作上的事情再不开口,那就有点不像话了,老邱,老罗,老韩和老宋都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委婉地谈了对市场的看法……
于是这么一场谈话下来,对市场持最乐观态度的老罗,就担任了公司的执行总裁。而对市场持次乐观态度的老宋,就排到了第二;对市场持第三乐观态度的老邱,以及对市场最悲观的老韩,就和以前的行政副总裁老杨挤到了一条“板凳”上。
尴尬呀!当时老邱对我说,本以为此番跳槽是“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岂料折腾到最后,屁股底下只落得个冷板凳,相当不开心!
但更不开心的,还是排第二的老宋。
老宋比老邱、老韩更不开心,概因老宋和老邱对于市场持一种保守态度,而老宋则不然,他对市场是乐观的。
奈何董事局最先请他谈,等他谈过了之后,老罗只不过在他对市场的预测上加了一个百分点,就这么区区一个百分点,老罗就成了主角,而他却只能陪老邱老韩坐冷板凳,这让老宋如何忍受得了?
于是老宋就积极联系“买家”,准备一跳了之,但高管跳槽,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其身价将大打折扣,所以老宋那边总也谈不拢,眼前这个冷板凳竟然成了鸡肋。好好干吧,心理不平衡;不好好干吧,又一时走不掉。总之是进退维谷。
老邱说,二线人物老宋的进退维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一线人物老罗出局。
何以如此呢?
不妨替老罗想想,他手下的这套班子,可谓兵强马壮,都是业界数得着的精英人物,但精英不光干活时是精英,捣蛋时也是精英,一伙精英人士用精英的方式跟你扯皮捣蛋,这谁能招架得住?
老邱事后评价说:其实老罗那个人,能力绝对是第一位的,至少老邱就对他心服口服,假以时日,如果再给老罗一年两年的话,结果肯定不会这么糟。
但问题是,作为领军人物,你必须要注意到冷板凳上那几个人的可控程度,老罗急于抢先,在这方面犯下了大错误,冷板凳上的人的能力与你的成就将形成反比关系,这个重要问题不能不弄清楚。
总之,要注意坐在冷板凳上的人,有可能他们才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老邱总结说,冷板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你避过组织控制的最大风险,与其急于表现自己,莫如暂时收敛锋芒,毕竟冷板凳上还意味着无数的机会,但一旦你急于出场而把戏演砸,那就彻底无可挽回了。
每个人的出场机会是有限的
在职场上,一个人出场的机会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冷板凳才是真正的机会,至少让你藏拙,职场上还有比冷板凳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在你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匆忙出场,这种情况下的急功近利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不负责任。
公司年内效益不佳,老罗难辞其咎,黯然出局。
二线人物老宋赶鸭子上架,撂下和竞争对手公司的价码不谈,转而接手公司的日常业务。
按例,老宋先要弄明白自己身后冷板凳上的那几个人,是否愿意和自己同心协力把公司的业绩搞上去,这项工作其实早就开始了,早在老罗赤膊上阵拼命忙活的时候,老宋就有了充足的时间仔细观察这几个人。
老邱说,老宋明显将他视为领先的对手。对此老邱表示冤枉,但冤枉也没办法,人在职场,谁让你让人家冤枉你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讲究一个慎独,一旦别人瞧你不顺眼,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这你怪不得别人。
老宋将老韩视为自己的同盟军,这是因为这一年来他们老哥俩老是凑在一起瞎嘀咕的原因,至于原行政副总老杨,因为他的能力明摆着,不足以服人,因而也就没什么威胁。所以老宋也积极拉拢老杨,组建一套三驾马车,单单只把老邱排除在外。
老邱说,他当然很是愤懑,但最后他还是想开了。
既然自己没有能够取得老宋的信任,那就只能更好的表现。至于老宋派他一个闲职还是正差,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尽人事听天命就是了。
于是老宋、老韩和老杨的三驾马车就隆隆出场了,吸取了老罗曾经遭遇到的中梗阻、无终端等企业管理弊症,老宋委派老韩全力抓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老杨负责稳定大后方,而老宋则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市场前沿阵地的搏杀之中。
总之,这一年大家玩得轰轰烈烈,摒除了市场效益不佳这唯一的缺点之外,称得上尽善尽美了。
市场效益不佳,症因还是出在信息不灵上,缺乏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老宋像个救火队员似的,东一槌子西一棒子,累得他两眼一抹黑,可是按下葫芦起来瓢,顾得东来顾不及西,一个高管竟然把自己累到这种程度,那就明显有些不对头了,毕竟董事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
老宋之所以受累,那是因为他发现他得把老韩和老杨的活全都抓起来,最让他痛苦的是老韩和老杨还“大力配合”他,配合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努力抵消了,所以老宋也没办法再玩下去了。
出局。
终于轮到了老邱出场。
告别冷板凳,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啊!
但是老邱不然,他断然拒绝。
为什么呢?
老邱说:在职场上,一个人出场的机会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冷板凳才是真正的机会,那至少让你藏拙,职场上还有比冷板凳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你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情况下匆忙出场,这种情况下的急功近利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不负责任,老邱可不想这么做。
但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冷板凳也不是你想坐就坐的,赶鸭子上架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至少老邱就是这么被赶到了执行总裁的位子上。
而此时,冷板凳上还坐着表情沉静的老韩和老杨。
善于利用冷板凳上的人
如果你觉得板凳冷,那只是因为你的心太热。
老邱说,他之所以被赶鸭子上架,领先的原因是他因为被老宋视为了“不稳定变量”而不得不卖力地干,而老韩和老杨,则因为“主人翁”的意识过于强烈了一点,遇到事情不肯退让,所以才让老宋动辄得咎,一事无成。
那么既然轮到他来干,冷板凳上的这两个“活宝”,不能不考虑让他们如何起到正面的作用。
他首先责令老韩,限期3个月内解决公司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并授予老韩全权。说明白了就是,老韩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权拍板并签字的。
妥协!
老邱分析说:冷板凳只是对于那些富有能力的人才称得上冷板凳,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多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但一个人稍微有了点能力,就会自我膨胀,这时候他想要的是自我发展空间,如果不在这方面做点妥协的话,你就很难得到应有的支持。
但是,这种妥协也不是无原则的,因为二线人物也无时不刻不渴望着一线人物的明星效果,有点能力的人往往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他一定的权力,他就会要求更多。
当时老韩正是这样做的,他开始通过信息控制把手伸向市场前沿,你不能不让人家伸,毕竟老韩也曾是主帅级的人物。
所以,老邱的冷板凳是不坐了,但他在董事局前所做的事情只是平衡班子,事情放手让老韩和老杨去做,做得好做得坏,是他们的事,可以确信的是,没人希望把一件事情搞砸,对于那些冷板凳上的人来说,情况就更是如此。
就这么折腾一年下来,市场效益比往年更差。
但是董事局却非常满意。
董事局之所以感到满意,那是因为市场已经进入了恶性竞争期,老罗和老宋分别跳槽去的那两家公司,因为市场环境的恶化与他们对组织系统的控制程度不足这两方面的原因,纵然他们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做得比老邱更好。
而实际上,老邱压根就什么也没做,事情都是老韩和老杨做的。
对此,老邱总结说:冷板凳上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急功近利自毁前程,另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