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IT业,是一个长期贴着“高薪"标签的行当。在IT圈子里,有一个词汇不是IT专业术语,却比任何技术名词都要流行,这个词就是“小资”。无论是挣钱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他们都当之无愧地站在职场的顶端。为了向更高的身份或收入靠拢,改变整个世界的模样,奋斗在浪尖上的IT中人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痛楚。“心跳的就是高薪”“电视和杂志上凡是做IT的一个个看起来都衣着光鲜,谈吐不凡,笔记本电脑旁边冒着热气的咖啡,似乎大都出入于豪华气派的写字楼。”从沂蒙山区一个小山村考入山东大学,进了大学才弄明白“原来计算机不仅仅是那个像电视的东西(以前以为显示器就是计算机)”的小王暗下决心,毕业后自己也要去做IT。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在IT圈里混,高薪似乎就是IT从业者的最主要标志,“心跳的就是高薪”,也难怪,国内某机构在国内外40个城市开展的一项收入调查表明:在15个行业、23类职务中,薪金最有吸引力的就是计算机行业,平均年薪44102元,其次是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服务行业从业者。国家统计局此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科技、管理专业人员正逐渐成为收入增长最快的工薪阶层。他们将年均收入32000元定为高中收入段的分界线。这类人群通常的月均收入超过5467元,一些高科技企业家的月均收入更是超过1万元。还有资料显示,仅1999年,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造就了1000来位新百万富翁。这批人普遍的特征就是“年轻,高学历”,其年龄分布在25岁~35岁,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信息、通讯等新兴行业。“微软招聘的一个客户服务人员也有7000元月薪,惠普的技术人员也有接近万元的月薪。”省城某IT企业的老总李先生向介绍说,国内最好的IT外资公司是IBM,技术过硬的高手可以拿到2万左右的月薪。据说,IT业最为红火的时候,北京平均一天半新增一家软件企业。快速增加的软件企业争夺为数不多的软件工程师,他们平均月薪已高达5000~10000元,但行情依然看涨。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都市,上海市劳动部门此前发布的一份工资指导价位也揭示,电脑软件主管薪水最高。另外据当地媒体调查,上海还紧缺IT咨询、电信基建、程控交换、硬件维护等各类IT人才,其中高级人才的起底月薪在5000~10000元左右。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在采访中始终没有得到一份完整的省城济南整个IT行业从业者的薪酬待遇分布指数。但执掌省城一家知名培训机构的IT业资深人士透露,虽然整个行业目前不甚景气,但济南市“一些中小IT企业的技术骨干年薪一直徘徊在十万元左右。”“抓住青春的尾巴,把年轻的优势迅速转化为高薪是IT就业人员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思路。”一位IT业界资深人士如此分析说。学习就像吃饭喝水IT职场更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IT中人必须不折不扣的终身学习已成共识。“新的知识技术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年龄的增长带来的经验增长。”省城某IT培训机构的讲师小赵告诉,“在这个圈子里必须把学习上升到吃饭喝水一样的高度,须臾不能离开。”IT人员如何保持职业竞争力,是不少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的职业竞争和挑战。“我还真不清楚自己还算不算是IT人?最近晚上总是跟耗子似的睡不着。”已有8年从业经历,在省城一家软件企业研发部门供职的郭先生告诉,他越来越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已被时代淘汰”。IT是一个被年轻人占据的行业,人人都知道网络世界已经被一群年轻的程序员所控制。一份调查报告曾表明:在从事IT业的劳动大军中,五十五岁以上(包括五十五岁)的员工只占6?8%,而这个年龄段的员工在所有行业的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1?7%。“我的未来在哪里,我应该做什么?”诸多前不见少年情怀、后不见锦绣前程的IT从业者拔剑四顾甚感茫然,再也没有了刚出道时的憧憬,伤感和恐惧也是“飘来荡去绕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而青春已然不再。”学位与认证,孰重孰轻?跨入IT这道门槛不必论资排辈。“什么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跨入IT这道门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特权。”北京某著名大学高分子专业毕业,已有4年从业经历,省城一软件开发企业的老总王先生坦承:“如果我的孩子对IT圈充满向往,我肯定不鼓励他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的IT人才需求(其中一半是软件人才)。而国内每年与IT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总共才5万人,但真正进入IT企业的只有2万左右。据了解,由于专业人员缺口太大,供需不成比例,软件业员工的跳槽率已经“冠盖”所有行业。省城某软件开发企业的老总向介绍说,现在只要每个月加50块钱,有些技术骨干也会跳槽,“人在项目在,人走项目瘫”的情况时有发生。“想投身IT圈,即使没有学位证书,只要有对口的技术证书也同样可行。”王先生说,“尽管不是科班毕业,通过自身的努力,你也能使这份工作成为你的终身事业。”“学位证书是个职场加速器。拥有完整大学经历的人更富有团队精神,能够更加合理地思考问题,看问题的视野比较广阔,能从不同的高度去俯视自己的未来。”省城一专业IT培训机构的技术主管蒋女士说,“仅仅有学位,并不一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技术证书是职业敲门砖。”蒋女士分析说,很多公司在吸纳专业技术人员时,都专门找持有IT技术证书的人员,以便能很快、很好的工作。“学位证书与技术证书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取决于你将来想做什么。”诸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证书只是一枚徽章,标志着持证人都掌握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知识。“凡是只拿到证书实力不行的人,没几个是赚到大钱的;凡是既拿到证书,技术水平又升级的,没几个是赚小钱的。”然而,人们却总是有理由对这个市场产生不信任。“现在不少认证培训点实际上已经成了认证证书的‘批量制造工厂’,滥发证书势必造成证书的含金量低下。"一些行业专家认为,目前IT培训市场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不由得让人想起在中国热了十几年的英语教育。“由于没有标准、成形和科学的培训方式,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学英语的热潮十多年不退,中国人说英语还是那么难。”省城一家知名IT培训机构的老总就微软的MCSE、MCSD、MCP证书认证考试告诉,如今不少大学生就是抱着一沓题库,死记硬背答案上阵应试的。“这样急功近利的IT人才企业能用吗,敢用吗?他不被市场接受,能怪技术认证吗?”前辈国学大师钱钟书一语道破天机,“好东西中国人是见一样毁一样。”市场是公平的,只有拥有真才实学的IT人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财富的宠儿。复合人才最受宠“人才折旧”的话题不得不被提起。什么行业最容易折旧?“单一专业的人才最易折旧。”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说,“IT行业尤其如此,已由原先的单一IT人才转向更看重‘IT+管理’、‘IT+产品研发’等复合型IT人才。”省城一位资深IT业者援引一则资料告诉,美国职业专家指出,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变成低薪!也有人称,大学毕业4年知识便会落伍。“打了‘折扣’的人才也值钱。会不会学习已成为一种判断一个人在职场有没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业内专家因此断言,两个同班毕业的大学生,5年后再见时注重学习与不注重学习的“差距是明显的”。“千万不要只是死抱着一二种技术或平台。如果你只擅长某一种语言和平台环境,比方说Java(两年前还是很热门的一种语言),就要赶快学其它有关技术,即使不在你的工作范围内。”省城一家IT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目前最缺的倒不是‘软件蓝领’,而是软件人才金字塔中的最高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兼备的项目经理。”一资深IT人士深有体会地说,只有踏踏实实地增长学识、开阔眼界才是提高自己价值长远的方法。有远见的人不但能赚今天的钱,而且还能赚到明天的钱。“你没能力,老板炒你鱿鱼;你有能力,你炒老板鱿鱼。”尽管为别人打工“一点也不刺激”,但始终依恋IT职场的郭先生依然深深信奉“木桶原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今,已经32岁的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弱项在哪里,而且也乐意去弥补它,否则“没人理会你的眼泪在飞”。进军IT必备条件应聘者如果想在IT行业发展,不妨全面分析一下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同时别忘了在这个行业里25―28岁这个年龄段的机会最多。专业基础知识。精通行业知识,是在IT行业立足的必要条件,这个行业更需要一些“精”和“专”的人才。必需的专业工作经验。企业没有时间慢慢培养新人,而宁愿支付较高的薪酬聘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尽快投入工作。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一行业较多接触国外最新的资讯,外语是桥梁。热爱,而不是一般的喜爱。在许多互联网企业中我们都能找到那种忘我地、近乎狂热地工作狂人。善于学习。这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极快,要求从业者主动出击,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事物不但要有发现的眼光,还要有学习和领悟的能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大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因此,每个人即使完成了自己的环节,也要协助同事共同做好本组的工作。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