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文/胥柳曼这一两年,全球性的裁员风波此起彼伏,一听到“裁员”,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不是出现了危机?公司还能撑多久,是不是会倒闭?在这样的疑虑下,正想跳槽的你,会选择加入正在裁员的公司吗?最近,中华英才网就此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网上调查,结果发现,选择“绝对不会,太不稳定”的有80人,占总数的12%,选择“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会”的人,有19%。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而竟然有69%的人认为:“为什么不呢?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有许多白领不仅说,而且已经做了。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梁浩,不愿在国营单位里混日子。在2001年年底,他辞去了公职。投寄了几份简历之后,梁浩很快就收到两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单。一家是微软,一家是美国艾利克风险投资公司。前者让他做程序员,而后者许诺他做高级软件编程工程师,开出的薪水比微软高出1000元。很凑巧,艾利克风险投资公司的一位员工恰好是梁浩的朋友,她老实地向梁浩透露:公司本来有80人,由于网络不景气,已经裁掉了20个员工。目前,公司财务状况比较紧张,投资项目非常谨慎。一家是全球知名的IT企业老大,一旦进去后,就意味着根本不用担心公司会在短期内倒闭。而艾利克风险投资公司虽然是美国知名投资商,但已经裁员四分之一。结果很出人意料。梁浩放弃了微软,选择了那家正在裁员的公司。当已成为同事兼好友的她惊讶地张大嘴巴时,梁浩笑着向其解释:“在微软这种大公司,还是蛮讲究论资排辈的。我在那里两三年后,或许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而在这里,尽管薪水只比那里高1000元,但我看重的并不是这些。我可以做TeamLeader(团队领导人),可以做高级工程师,可以自己开发项目,这会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事实证明,梁浩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一年来,作为高级软件编程工程师,梁浩带领手底下的五、六名程序员,已经连续开发了三个中等规模的ERP项目。而同样在微软,一般的程序员在五年之内,很少有机会可以单独接收类似规模的ERP项目。随着IT业慢慢走出低谷,梁浩所在的公司也很快恢复了生机。他本人的薪水,也有了相应幅度的增长。现在的梁浩,工作得很踏实,很快乐。他很感慨地对说道,选择是否要进入这家公司,关键要看自己在这家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你的能力在该职位上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至于裁员多少,似乎并不是很重要。大多数选择正在裁员公司作为自己发展基地的白领,都有类似梁浩这样的心理素质,并且一定经历过职场风浪的锤炼,已经做好了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他们认为,裁员并不说明公司就一定不行了,而且,对于裁员的公司来说,由于人员紧缩了,许多人往往更能得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这对个人发展非常有利。除了这群高级人才之外,一些基层的求职者也不太会在意应聘的公司是否正在裁员。特别是那些刚毕业的应届生,比较现实理智,知道现在就业大环境不好,认为自己只要有工作做,管它是否在裁员,差强人意就行,反正将来有的是跳槽的机会。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先就业,再择业”。至于公司前景如何,他们基本不关心。而那些年龄较大,知识开始陈旧的中层管理人才会比较注重公司裁员情况。他们总希望一锤定音,一劳永逸,将来可以在公司稳步慢慢向上发展。因此,他们会格外关注公司发展前景,尤其是裁员情况。案例分析什么都想得到,就什么都会失去案例36岁的温晓洁女士拥有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虽然她的履历表上知名大公司列出了一长串,但温晓洁深知:以前跳槽的潇洒心态已经不复存在。超过35岁的她,在求职选择范围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余地。因此,她总想找个稳妥的公司,平静地在那里待上五、六年,甚至更长。当她来到这家投资公司面试的时候,深谙财务的温晓洁不再矜持,一口气向对方人事经理连问了好几个敏感问题:公司目前的薪资结构如何?人员编制情况如何?未来会裁员吗?公司目前合作人有哪些?公司这两年投资额度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未来赢利的前景如何?……到最后,人事经理委婉地回绝了这位高级财务经理人才。专家点评屈辉(该公司人事经理)我很同情温女士的处境和忧虑。但公司需要的是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来为其服务的人才,而不是让员工把公司当作一个避风港。作为一名资深中层管理人员,温女士并不在乎公司将来能给她涨多少薪水,而是在乎将来公司会不会减掉她的薪水,甚至将她裁掉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虽然她的个人业务能力很强,但过多的关注这些问题,患得患失的心态反而会限制其在该公司的发展空间。像温小姐这样的总希望一劳永逸地做中层管理人员,既希望拿高薪,又希望绝对安稳可靠。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怕失去的心态,让这些人逐渐失去了面对挑战的激情,因此不适合在这种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公司里打工。如果她知道应聘的公司正在裁员,多半会立即选择放弃这个职位。因为,她不想再冒风险。这样的人如何与公司同甘共苦呢?反光镜明天,你会被裁掉吗?□文/胥柳曼“正在准备跳槽的人们,到底是哪些原因让你选择跳槽呢?”这是中华英才网在近期内做的另外一个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员工主动离职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公司管理混乱、培训机会少没有长进和抱怨自己的薪水不够公平。因公司有裁员威胁的缘故而选择跳槽的员工,仅占到调查总数的2%。由此可见,大多数人选择跳槽,裁员威胁并不是主要原因。然而,到底是哪些人容易被公司裁掉呢?如今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现实面前,那些已经选择和正在选择裁员公司的白领们,一直都在关注这个话题。对此情况,美亚在线网站的资深人事经理瞿辉小姐认为,“那些容易被人替代、容易被合并的岗位,一般公司会最先考虑cancel(取消)。”A类:年龄偏大的初级文员和财务人员由于他们技术含量最低,年龄上和刚毕业的年轻人相比处于劣势,在人才市场上他们的竞争能力处于弱势状态。同样的工作,年轻人手脚麻利又听话,像IBM、微软等大公司,他们喜欢直接到校园去招人,他们很少在社会上招聘,即便招也要求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下。因为公司需要的是一张白纸,想怎么画就怎么画。”B类:中、低层行政人员和营销、管理类人才这些职位可拓展、可合并的灵活性非常大,因此被裁的机率也很大。而如果你属于重量级精英骨干,公司不但不会裁掉你,反而会千方百计地挽留。另外,在大型信息技术开发公司里,核心技术类人才,也很少会考虑裁掉。除非公司确实想放弃这块领域的业务。C类:无过错裁员企业裁员,数量和程度上的多少,往往是一种未来战略策略上的考虑,而并非一定是员工本身能力不行。比如,公司希望要大力拓展业务,那么一些守业型的内向型人才,就显然不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尤其是一些升到公司顶层的行政人员,往往会因此优先考虑裁掉。在人力资源专业术语中,这就叫“无过错被辞退”。相反,那些具有开拓型的外向人才,比如销售专员、公关人员就会有大量需求。D类:重复岗位的人才这类情况多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发生。比如惠普与康柏的合并,势必在某些资源领域会有所重复,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公司会给予优惠补偿。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