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又到一年毕业时,约600万高校毕业生从象牙塔中走出,开始了从天之骄子到职场新人的转变。职场新人初涉社会,存在一些错误的消费和投资观念,对风险认识不足,很容易忽视自身的保障。对此专家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职场新人需制订好包括理财规划、风险管理规划在内的人生规划,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家人负责。
疑问一如何告别月光?
刚刚毕业的李同学来自大城市,月薪6000元,喜好刷卡消费,购物从不手软,泡吧更是常客,每月底总是捉襟见肘,是个彻彻底底的月光族。专家建议减少消费性支出,按照支出必要性的主次关系适当减少开支,量入为出。毕业一年的小丁则正好相反,虽然每月收入也有5000多元,但总觉得把钱存银行才有安全感。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应以保守型投资风格为主。新鲜人缺乏投资本金,这个时期投资的目的不在于获利而在于积累资金,即以储蓄和保险为主。
据统计资料显示,年轻人是意外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意外保险的一大特色就是保费低廉,因此,这类保险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较经济实惠。职场新人在选择意外险时,还要综合考虑生活与工作中意外出险的概率。一般来说,工作流动性大、需经常出差的人群可多买一些,而办公室白领、文员等就可以适量减少意外险的比例。类似小丁的职场新人可以尝试缴费灵活的万能险,稳健的保本保息的分红险,被称为懒人投资的定投基金,作为强制储蓄方式,可避免基金择时风险,也适合缺乏投资经验的职场新人。此外,新鲜人可抽出小额资本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获取投资经验。
疑问二保险可有可无?
小魏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认为自己工作又稳定,又购买了社保,因此不需要买其他保险。我现在还年轻,也不会得什么大病,而且又有单位,该有的保险都有,没必要买保险。
针对这种观念,业内专家表示:大病和意外是无法确定的,社保是补偿性质,名义上药费报销80%,实际上很多自费药、特效药是不予报销的,这就需要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商业保险是赔付性质,一旦确诊,按保额赔付,与社保毫无冲突。而且,同样的险种、同样的保额,保费会随被保险人年龄增长而增加,如果等到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时再买保险,很可能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被拒保,即使通过核保,也要支付较年轻时更多的保费。因此,人身保险需趁早打算。
据相关部门统计,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17%,巨额的医疗费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处于4-2-1的家庭结构中,甚至是8-4-2-1的家庭结构,所以专家提醒,部分职场新人逐渐成长为一家之主,尤其是职场新人中是独生子女的人较多,一定要拨出小部分钱投保,可以选择缴费少的定期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以确保家庭经济的稳定性。
疑问三炒股来钱更快?
小胡大学读的就是投资学,读书的时候就曾用父母的生活费炒股,渐渐成为了狂热的投资爱好者,在股票、基金市场是如鱼得水,大涨大跌面前更是气定神闲。他认为,反正现在又不急着结婚,更没有房贷、车贷压力,即便投资亏点也没什么,现在还年轻,以后赚钱有大把的机会。
部分人甚至认为买保险还不如炒股票,从而将投资中心放在股票、基金市场上。部分人往往非常自信地认为:与其用每年缴纳养老保险的资金,不如去投资别的途径挣到更多的钱。其实这是一个片面认识,这个阶段的人有必要做好养老规划。业内人士建议,只有社会保障险、商业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这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稳固的退休养老三角形。泰康人寿湖南分公司保险专家潘满虹表示,保险首要的是保障功能,而非收益功能。炒股投资回报率的确高,但同样风险也很大,年轻人不可采取过于冒进的投资方式,仍需储蓄、债券、保险等较安全的投资方式做辅助,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