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高保金:爱拼才会赢在铁岭县腰堡镇沙坨子村,有这样一位农民:经过十年的出国打拼后回乡创业,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到私营企业老板的跨越。他,就是铁岭市十大劳务输出致富标兵之一高保金。在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内,见到了面孔黝黑、一脸憨厚相的高保金。院内10几名妇女穿着工作服,戴着围巾和口罩正在热火朝天地拆着塑料袋。在一间狭小的房间落座后,高保金告诉,这个简陋的地方就是他刚刚成立不久的保金塑料颗粒厂。虽说简陋了点儿,可现在的生意十分红火。贫穷催生梦想1964年,高保金出生在铁岭县腰堡镇沙坨子村,兄弟姐妹10个,他是家中的老小。由于人口多,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高保金没上过几天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上面有哥哥和姐姐,可高保金并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十五、六岁起,他就开始下地干农活。高保金坦言,当年他不是种地能手,给苞米拔草时,多次把苞米苗给拔掉了。那会儿,他一心想当工人。高保金是在23岁的时候结的婚。村里别人家办喜事都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可高保金骑着自行车就把妻子向日梅接来了。高保金说这都是因为自己家穷。向日梅说,那会儿农村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她家的条件比保金家要强一些,因此父母都反对她和保金好。可她不在乎保金家里穷,觉得保金人好,跟着他踏实。人穷点儿不要紧,只要两口子好好干活儿,将来肯定有好日子过。向日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他们的女儿5个月大的时候,一次到诊所去给孩子看病,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五颜六色的衣服穿,他俩的孩子只包着一块儿尿布,这深深地刺痛了夫妻俩的心。在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个豆腐匠,靠做豆腐养家糊口,收入比种地可观。1989年,沙坨子村的一位豆腐匠因为年岁大了,准备把做豆腐的工具折腾出去。高保金听说此事后心想:做豆腐这活不赖,不仅能卖钱,还能用豆腐渣养猪,于是,他花1000元钱把那些工具全买下来了,没过三、四天儿就学会了这门手艺。为了走出靠种4亩地维持生活的窘境,高保金又东挪西借了2万多元,办起了养猪场,一边做豆腐一边养猪。头一年养了10头挣了几千元,第二年养到了50头。不料,那年粮食开始大幅涨价,一斤涨了两毛多。不仅粮食涨价,而且还死了10多头猪仔儿,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得高保金两口子从头一直凉到脚。没过多久,重整旗鼓的高保金在村里支起了一个小棚子,搬来一个木案,干起了杀猪卖肉的买卖,捎带还卖点儿青菜和熟食。高保金说,做生意就讲究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不欺诈,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由于高保金卖的猪肉足斤足两,而且质量好,因此十里八村的农民都到他这儿来买猪肉,生意越来越红火,平均一天就能卖出去100多斤,能挣上十多块钱。杀猪卖肉,让高保金一家三口的生活逐渐丰实起来。但养猪时欠下的3万元的债务一时还没有着落。出国打工攒下第一桶金在高保金居住的沙坨子村及邻近的友谊村,有一部分朝鲜族村民去韩国打工,一年能挣六、七万元。1992年中韩建交后,打工的人数逐渐增多。高保金开始动心。他想:杀猪卖肉毕竟是小打小闹,做大买卖自己没有本钱,啥时候才能还清债务过上好日子呢?出国挣钱无疑是一条路。但是出国需好几万元,他为此向哥哥、姐姐和朋友们求援,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1996年6月18日,在办好了有关的手续后,高保金登上了开往韩国的客轮。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04亿美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高保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国打工的。6月20日,一踏上韩国的土地,高保金首先看到的是遍地的小轿车。这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高保金说他那时只有一个梦想:打工赚钱以后,回家也买一辆小轿车。这个理想高保金在去年已经实现了。高保金打工的第一个工厂是泰兴皮革厂,该厂是韩国安养市一家比较有名的企业。其所在的工业园区有上千家企业,每个厂子的平均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来到车间,高保金看到光着膀子的工人们,正将用盐水泡好的大张牛皮扔到一台机器里去褪毛,几分钟后,再将光滑的牛皮扔到另外一个机器上分层。整个生产过程全是自动化,只是用人挪动一下。分层后的牛皮经包装后,被销售到其他企业用来制作皮鞋、皮兜和皮夹克等皮具。高保金到厂后,几个车间开始挑人,许多人都被安排去干抬牛皮的力气活,而他却被安排去量牛皮尺寸和装箱。第一次穿上工作服,高保金小时候当工人的梦想实现了,这让他着实高兴了一阵子。量牛皮、装牛皮的活儿也不轻松,要经常加班,这让高保金在国内落下的风湿病经常发作,但他咬牙挺过来了。初来韩国,高保金一点儿也听不懂韩国话。语言不通还能叫人忍受,想家的滋味让他更难受。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高保金还是偷偷哭了好几次。工作时,因为语言不通,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于是高保金白天开始留心学习韩语,晚上反复练习。有时看见韩国人,随时随地就和他们练习对话。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般术语和日常用语他基本上都会说了。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在皮革厂工作了5个月后,高保金又到三木泡木工程株式会社打工。该株式会社是韩国做泡木板材的第二大企业,员工多达几千人。高保金从事的工种是用电锯破木板。加工木材是体力活,一般人身体都吃不消,韩国人敬业精神很强,把老板的买卖当做自己的买卖干,高保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自己学习。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不久高保金每月的工资就由6000元涨到了7500元。三年后,他被提升为领班,带领工人们干活,工资也随着职务的升迁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一下子涨到了一万元。能得到企业的重用,高保金把这归功于他的爱厂如家,他说:“做工就要有做工的样儿,工作时,要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绝不能偷奸耍滑。”在领班这一岗位上,高保金一干就是7年,直到去年底回国。高保金带领的班组共有电焊、冲床、破板和完成4个小组。每天早晨,都由他给工人们分派当天的工作。每周,都开一个例会,总结生产情况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1998年,高保金当领班的时候,先是领导10个工人,后发展到40多人,其中有8个韩国人,6个菲律宾人,其余的全是中国人。这40人每个月的工资是1500万韩元,合人民币70多万,全部由高保金代为发放。在高保金的手下,有一个叫王刚的从天津来的打工仔。刚来两个月,脚跟还没站稳,一天,王刚的家里突然来电话,说孩子不小心把胳膊给弄折了,要他往家里寄点儿钱。王刚来的时间短,人生地不熟的,没地方借钱,急得哭了起来。高保金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拿出5万元交到了他的手里,这让王刚感动不已。高保金视工人如兄弟的做法,也得到了企业领导的好评。由于省吃俭用,高保金很快用挣来的钱还清了家里的外债,并有了相当的积蓄。致富不忘乡亲。在韩国打工期间,高保金经常打电话把韩国企业招工的信息传给家乡。每当有老乡到韩国来,他都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安排他们的吃、住。在韩国期间,高保金舍不得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在旅游或吃喝等消费上。这为他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回乡创业迈向新起点在韩国打工9年,高保金已成为百万元户,他想不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应当回家干一番事业。2004年年底,他回到了腰堡镇沙坨子村。通过出国打工,让他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收入,也学到了一些管理企业的知识,他决心办一个企业,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高保金发现铁岭市一些塑料颗粒厂的机器设备已经老化,而且都是烧煤的,既笨重又污染环境。他决定建一家相对先进一些的塑料颗粒厂。说干就干。高保金找到了一位有生产塑料颗粒经验的朋友作为技术员,同时派人从广东购进了先进的颗粒机和粉碎机等机器设备。在一切准备停当后,今年4月初,他在腰堡镇范家屯村租下一个场地,这样,总投资50万元的保金再生塑料颗粒厂就诞生了。高保金说,他购买的机器设备不仅出料多,而且是以电为动力,既好用又环保。说起有关塑料颗粒的事情,他如数家珍:塑料颗粒分三等,一等货市场价5500元一吨;二等货4300元一吨;三等货4000元一吨。目前颗粒厂每天可生产7吨塑料颗粒,以每吨纯利800元计算,一天下来就是3000多元,一个月纯收入超过9万元。现在他的产品已远销沈阳、大连、北京、广东等地,产销形势很好。近期,他将再投资50万元,扩建厂房,并购进一台大型设备。这样整个厂子预计可安置50多名劳动力。以每人每月500元的工资计算,全年50人可增收30万。有人看高保金有了钱不享清福,仍然一天到晚地工作,很不理解。高保金说,人活着就得往前看,不能停留在自己已有的“功劳簿”上,那样会坐吃山空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给他人带来幸福,自己也会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