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在很多企业中,HR就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因此,人力资源行业被大家认为门槛极低,而且没前途。那么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吗?
资深人力资源认为,在哪个行业并不是最重要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会有伟大的企业出现。并且,既然选择了某一个行业,而经济的周期决定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永远处于上升的状态,今天的好行业,可能在明天就会没落。那么,企业就因此而不做了吗?对企业而言,因为行业会有所变化,它可能会赶上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更多的时候会经历行业的成熟期,或者说某种新常态,这都正常的事情,是企业在入行之前就应该意识到的问题。而伟大企业的诞生,其根本还是由谁去做的问题。
目前的HR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在解决让谁做,不让谁做的问题上,在HR最核心的工作上,在他们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HR所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够。
HR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 1. 眼光不够高第一,很多HR眼光不够高。作为一名HR,如果不能有效衡量组织里边的人员谁行,谁不行,那么这个HR很难说是合格的。事实上,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企业要想实现卓越,它必须要任用顶尖的人才。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组织里,很多的人都应该被淘汰。
但是在管理实践中,HR们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他们没有学会这样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强调,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向自己,在我们公司的内部,有多少非凡的人物?有多少业界的大咖?我们的业务,是由最专业、最资深的人来管理的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企业就不可能做好。HR的眼光如果不够高,或者他把标准放低,那么他就无法看到组织内部人的问题、组织的问题。这是我们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较普遍的现状。
2. 观点不够清晰第二,HR的观点不够清晰。领导自然希望你能给出清晰的观点,一定要能够评价某个人到底行不行,某个班子行还是不行,或者某个一把手是行还是不行。但事实上,HR往往模棱两可,顾左右而言它,他们习惯使用大概、可能、差不多这类语言,或者使用“原则上……应该……”这类的废话。而对CEO来说,某个人、某个班子是下还是上?他下去了,谁上来?这才是根本。客观地说,在这类事情上,HR对事物本身想得太少,对揣摩老板的想法过力过多。由于他思想跑偏了,所以他无法形成清晰的观点,所以,尽管我们都学习了很多技术层面的方法,但关键时刻,却无法给出我们的管理者一个明确的答案。
3. 行动力第三,行动力。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某一件事在决定了之后,执行的过程往往不够坚决,拖泥带水,缺乏雷厉风行的态度与作风。但实际上大家习惯了跟领导说这件事情过程怎样,有哪些困难等等,但实际上上司要的可能只是你说已经办好了这样的话,这就是执行力。大约是在2003年,在美军成功抓捕萨达姆之后,美国驻伊拉克的最高长官布莱诺主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抓住了萨达姆,那个暴君已经在监狱里了。后来,美国驻伊拉克联军总司令写了一本书,叫做《Wegothim》(我们抓住了他)。作为HR,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自信,时刻能够骄傲地说:我把他挖来了,他已经在公司上班了,等等?事实上,我们往往缺乏这种气魄,你问他项目的推进情况,他说,我正办着呢,这个“正在进行时”会被拖延得无限长。而这种对优胜结果缺乏信心与追求,其实是有普遍性的。
因此,CHO首先要解决HR领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眼光不够高;第二,观点不清晰;第三,行动不坚决。
HR要像老板一样有使命感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HR形成了这样一种现状呢?可能是缺乏使命感!没有视公司的事为已任,甚至缺乏梦想,所以,他只上班,不上心。共产党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她想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这是她与只是想着一亩地、三头牛的普通人最根本的区别。我们的HR从业者,是否能够反躬自省,我们的CHO,能否扪心自问:我们与董事长、与CEO的思路在同一个频道上吗?如果不在,这多可怕!当我们与CEO的思路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们的眼光自然就不对,观点自然就不对,行动也一定就不对。所以,作为CHO,我们要有能力、有信心,与企业的CEO保持同一个频道,能与他的战略眼光“比翼齐飞”,能够符合一个大企业对CHO最基本的要求。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