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当下,人力资源部门力图转型,渴望从基础性人力资源事物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但事实上
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部门对此相当重视,但在实践中,人力资源部门对管理问题无能为力,希望能够得到业务部门主管的协助。人力资源部门会组织对业务部门领导者的培训,期望传达“业务领导者不仅要抓业务,还要抓好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观点。
但恰恰就是这个看似正确的观点,成为了最大的阻碍。人力资源部门这样做的初衷必然是好的,但在业务部门看来,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样做是给业务部门增加负担,但业务部门又难以拒绝,人力资源管理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谁会不重视?
在这样的很不情愿的心理之下,可以想象最终的效果:业务领导者不仅不会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反而会产生进一步的排斥心理。
为什么这么呼吁是错误的?
这要从管理者工作的本质说起。目前,有1/3的管理者与当前的层级比较匹配,有1/3的人差距明显,还有1/3的人基本上停留在晋升之前的级别。
流传一个桥段:总经理干着副总经理的事儿,副总经理干着部门经理的事儿,部门经理干着员工的事儿。员工没有事情干,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很认真地讨论说,我觉得公司的战略有点问题!
这虽然听起来很好笑,但却是当下很多公司的现状。由于晋升后的管理者并未能实现角色的转变,导致上述情形屡见不鲜。
而且,最艰难的转变,是从员工骨干到团队主管的一跳。即使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管,评估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依然是在管理生涯初期转型不利导致的后遗症。
从骨干到主管,为什么这么难?
员工往往由于“专业表现”非常好,被晋升到主管的职位。但晋升后最大的变化,是从自己干,变成通过下属完成工作。这个隔山打牛的本领,是管理者一生的修炼。
通过别人完成工作,很难。这要求管理者要把注意力从“事情”上,转移到“人”上。要花更多的时间布置工作、分配任务、跟进进展……要远离原来自己亲自动手的快感。
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合格,最基本的指标,是有没有把管人带队伍看作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杂事儿。
你周边的管理者,合格吗?
对于管理者而言,越要完成任务,越要关注具体做事的人。管人和管事,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80-90%是重叠的。所以将这两者硬生生地区别开,“抓业务很重要,也要抓人力资源工作”,是认知的巨大错误。
对于管理者而言,没有对人的关注,何来对事的顺利推进?即使推进了,也是凭借自己超强的专业能力,还是回到了业务骨干的角色。
所以,优秀的管理者,都会把人的管理,有机地融合进业务管理当中。这本来就是一件事儿。比如,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有意挑高一点目标,给优秀下属压压担子;比如,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有意控制一下指挥欲,不直接安排,让下属自己说说想法和计划……
这些看起来在管事,实际上都是在培养人。
正确的说法,也许要换到客户视角:不是既要抓业务,又要抓人力资源工作;而是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更高效地达成业务目标。不要将业务管理和人的管理对立起来。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