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经济补偿金可否支付

2017-01-02 08:00:13 无忧保
案情:吴某为济南市某公司职工,2013年3月27日,公司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经济补偿事宜未达成一致,吴某遂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其自入职即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27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司辩称,公司于2010年6月8日成立,双方的劳动关系自此时形成,公司应支付吴某的是自2010年6月8日至2013年3月的经济补偿。仲裁委审理查明,该公司的前身是甲公司,吴某原系甲公司职工,自2004年3月起,吴某即到甲公司上班,2010年6月,现公司公司收购甲公司,并承接甲公司所有人、财物。从工商登记看,这两家公司经营地址相同,经营范围相同,所有职工一直在原工作场所、原工作岗位、使用原生产设备从事同样工作,并且两公司缴纳的社会保险的单位编号不变,开户银行未变,甲公司的职工系整体转移到此公司,在职工整体转移过程中,甲公司未支付职工经济补偿。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5条规定:劳动者非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其中,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另依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处理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资产性质或者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是指用人单位因改制改组、合并分立、出售兼并、承包租赁等引起的资产性质或者经营方式的改变。因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改变,与劳动者变更或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为在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仲裁委综合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上述法律规定,支持了吴某的仲裁请求。

标签:   补偿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