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希望工程公益活动:寻找京城失学农民工子女

2017-10-2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希望工程公益活动:寻找京城失学农民工子女

  失学的孩子有多少?

  根据媒体报道,全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北京的失学率应较低,但也应有数万人。

  7月24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告诉小编,北京的民办学校比较集中,流动儿童失学率应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根据估算,也应该有数万之众。

  《北京日报》7月10日报道称,北京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数量从2000年的9.8万人,上升到2003年底的24万人。本市召开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会议。市教委提出今年公办校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目标,其人数将从18万增加到20万,占24万流动人口子女的83%.媒体相关报道并没有提供北京农民子女失学率数据。

  但XX网2003年11月6日的一则消息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达到9.3%.消息还指出,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流动人口达到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另据中国人口网2004年6月9日转发的一则消息,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情况表明,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为409.5万人,比2002年增加22.9万人。

  上述教育界人士分析道:“如果按照XX网提供的比例计算,北京市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的数量在80万左右,失学儿童应在7万左右。”但他认为,北京的情况要较别的地方好,流动儿童失学率应低于9.3%.

  “希望工程”路在何方

  

  2006年3月9号,《华夏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靠希望工程办教育没希望政府应全买单》的报道,引发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和转载,网友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文章谈到,人大代表李主其代表认为,仅靠“希望工程”办义务教育没希望。其实,需要关注的不只是“希望工程”能不能给义务教育带来希望,还在于“希望工程”能不能给中国教育带来希望,“希望工程”路在何方。

  “希望工程”17岁了。

  苏明娟要工作了。

  自1989年10月30日启动至今,“希望工程”已经走过了将近17个春秋。17年里,数不清的海内外各界人士,怀揣着对失学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希望和祝愿,积极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希望正在改变着命运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社会捐助资金高达27多亿元人民币,先后在全国兴建了1.2万多所希望小学,使260万渴望读书的贫困学子走进校园。仅“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一家,自1994年3月成立以来,截至2004年12月31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收入达122,834,691.28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55,374名,资助贫困大学生2,310名,“爱心基金”对13,924名家庭贫困青少年提供了帮助,送去了温暖。

  对于那些被资助的孩子来说,“希望工程”不仅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使他们能够走进渴望已久的校园,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希望工程”也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再像父辈们那样度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幸运的4.2%

  我们难以忘记苏明娟那双“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对读书的渴望,难以忽略来自每个“苏明娟”发自内心的呐喊“我要读书”!苏明娟是幸运的,目前她大学即将毕业,到一家银行工作。可是,其他的“苏明娟”们是否有同样的幸运呢?我国到底还有多少“大眼睛”正在跳动期望的眼神,遥望着山坡那边的学校?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700万儿童失学,占适龄儿童一成左右;如果再加上不在统计之列的城市民工子女、超生小孩及统计时的误差等,失学人数估计高达5000万。这就是说,有5000万个“大眼睛”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上学或中途辍学,而 “苏明娟”们只是这“5000万”中幸运的“4.2%”,“4.2%”用了“17年”,剩下的“95.8%”又要用多少年来实现呢?

  “希望工程”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向、方式继续走下去的话,究竟需要多少个“17年”,还要发动多少国人,再捐助多少个“27亿”才能完成呢?我们不禁要问,“希望工程”这幢大厦究竟多少个世纪才能封顶竣工呢?

  沉重的思考

  只要还有1个“大眼睛”存在,“希望工程”就会继续。直到所有的“大眼睛”都变成了“苏明娟”,这个凝聚全社会关注和爱心的中国特色建筑才会封顶竣工。

  如果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到也算有个盼头了,但是我们不能不去思考两个问题:那些靠“希望工程”已经接受了义务制教育的孩子们,是否都能像幸运的“苏明娟”一样能继续读高中、上大学、找到工作?那些已经超过我国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大眼睛”们怎么办?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上学?

  靠“希望工程”?仍然还有“95.8%”的失学儿童,正在急切地盼望着“希望工程”的资助,仍然还有千万个“大眼睛”希望能够继续学业......“希望工程”是否有能力让所有的“苏明娟”继续上完高中、考上大学?资助260万个“苏明娟”上完初中,“希望工程”花了17年,如果再资助“苏明娟”们上大学,那又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呢?

  靠家里?一般家庭供一个子女上4年大学,至少需要负担4-6万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不吃不喝5-10年的全部积蓄。如果家里有条件能供的起一个大学生的话,也就根本不需要“希望工程”了。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单靠“希望工程”,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大眼睛”变成“苏明娟”。

  就业?

  在现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在大批的本科毕业生待业的今天,九年义务教育、一张初中文凭,他们如何谋生,如何立足?没有高学历、没有技能的他们或许只能守着父辈留下的几亩薄田度日,或是到城市中去干最没有技术含量、最脏、最累、最危险、收益最低的工作。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知识改变命运”是每个“大眼睛”乃至整个一代人信奉的信条。可是,在国际化的二十一世纪,只有初中文化的“苏明娟”们是否真能就此改变命运?

  现在,他们自己还为生计而奔波,在温饱线上徘徊;将来,不知道他们的子女们又会怎样?可能,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企盼下一个17年后的“希望工程”能够再次眷顾他们的子女。可是,“希望工程”的希望又在何方?

  “希望工程”路在何方

  生存为标,发展为本。依靠“希望工程”治标不治本,“希望工程”资助的对象是贫困地区的失学或即将失学的适龄儿童,但失学的根源却在于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他们家庭贫困,父母整日在家务农,基本没有其他就业技能。因此,要从根本上彻底断失学的根源,全社会更应关注的是这一代青年,包括那些只完成义务制的“苏明娟”和已经超过我国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大眼睛”。“希望工程”要解决的是下一代的问题,但是,如果现在能够解决好这一代的问题,下一代就没有问题了。所以,当务之急在于开展针对这一代青年的“希望工程”,才能给“希望工程”以希望。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学历、高文凭的知识型人才已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向,出现“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现象;与此同时,技术型劳动力用工荒却随之凸显。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所急需的制作工、裁剪缝纫、电子元器件装配工供求状况一直处于不足,缺口登记分别为57779人次、41763人次、30781人次。而城镇从业人员中的技能劳动者仅为32.9%,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其中的4%⑤。因此,要想根本改变命运,就必须抓住当前机遇,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掌握一门技能,这是每个当代青年最切合实际、也是最根本的希望所在,也是“希望工程”的希望所在。

  相信有一天,“希望工程”能加上它的最后一块砖,完成光明顶,画上休止符!买保险就是买服务。

  无忧保通过中国人社部认证许可,拥有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并采用业界领先的SaaS模式+云计算加密技术,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无忧保关心每个个体对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满足个体社保缴纳需要。

标签:   农民工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