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如何避免“被购买”保险产品?

2018-02-2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我们不禁要问:在银行内推销保险的到底是什么人?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保险推销员?银行为何误导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这种误导销售所造成的后果银行是否该承担责任?当下人们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却有银行借着消费者的信任“暗度陈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吐槽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猫腻”,使得消费者在身份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屡遭银行“暗算”。在银行存款时,如何避免“被购买”保险产品?

  1、确定销售人员是否有合法证件

  大部分市民对银行的信赖感很强,以为在银行柜台购买到的就一定是银行推出的产品,其实不然,银行可以依照规定代理保险公司的产品。记者咨询保险业内人士了解到,如果销售人员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强调很高的收益,最后才说顺便送一个保险,这样的做法可能就是在销售保险产品。

  2、对强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保持警惕

  本想去银行存款却“被忽悠”而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消费者,基本都是被销售人员重点推荐的“比定存收益高”的话语所吸引。

  有的销售人员会直言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是保险产品,但只侧重讲理财收益。广东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注意,保险销售人员不得使用“存取”、“本金”、“积攒”、“利息”等用语,不得夸大保险合同的利益,不得预测不确定的收益;保险销售人员还应对合同条款尤其是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犹豫期、缴费年限、收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退保损失等内容作出明确说明。

  3、仔细查看合同条款

  有的消费者以为自己办理的是存款,领回相关资料回家后,隔了一段时间才发觉,除了存折,还有保险合同,而此时再想退保,已经过了犹豫期。消费者万一遭遇“被购买”保险产品,在场办理完后,最好仔细查看到手的资料,尽早发现的话,可以在犹豫期内撤销合同。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