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买保险应该重点了解合同的哪些细节?

2018-03-0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近日,来电投诉、咨询寿险方面的市民依然不少,但围绕着保险合同方面的争议往往各执一词,是非难辨。为此,记者咨询了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在保险格式合同的大背景下,市民在购买保险时,应该留心重点了解合同的哪些细节,“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在这个原则下购买保险还要注意保险期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收益问题等保险合同的重点环节。”

  缴费期间不等同于保障期间

  在接到的投诉中,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对于自己购买的保险,连最基本的保险期间都没有弄明白。40多岁的市民李先生曾在银行购买了一份保险期间直至75周岁的保险,但他一直认为,保险购买5年后就可以取款,并可获得一定收益。事实上,这份保险的缴费期是5年,5年后取款其实是提前退保,而这时候退保,别说收益连本金都有损失。但这份保险销售时的真实情况已经几乎不可能真实还原,争议双方只能不断地协调。

  虽然事实真相难以还原,但交流中,记者发现李先生对一些保险合同的了解的确有限,很多都是“当时销售人员介绍说”,自己对保险合同缺乏最基本的重视与了解。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问题在寿险中并不少见。他建议市民在购买保险时首先应该关注的第一要素就是保险期间——缴费期间、保障期间,“千万不要一味听销售人员介绍,不要混淆缴费期间与保障期间。”缴费期间是指投保人需要缴付保险费的年限,绝不是缴费结束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就结束了,保障期间合同中肯定也会明确约定,“如果将一款终身保险误解为一款短期保险,投保人在后期的确会面临很大的困扰”。

  注意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

  即便是银保产品,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会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总体而言,银保的保障功能较小,更注重“收益”。

  上述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款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肯定都会在合同中明确标示,市民购买保险时,一款保险产品是否合适自己,保险责任是最主要的标准。保险责任将会注明一份保险的全部保障与收益,市民通过保险责任可以轻松了解自己的权益。

  除了保险责任外,市民购买保险时还需要留意除外责任,在除外责任中列明的情况处于保险免赔的范围。保险公司有责任与义务提醒客户阅读、查看除外责任,但双方一旦在此问题上发生纠纷,往往也非常难以处理。

  此外,上述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还提醒,除了关注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外,顾客也必须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只有双方共守诚信,保险市场才会和谐发展。

  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

  提到保险合同,很多市民便立即表示“晦涩难懂”。但市民在看到预期收益时应该还是需要谨慎的,的确,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是可能会出现差距的,甚至差距很大。

  在寿险中,收益确定的部分往往会用百分比来显现,市民只需根据合同约定,甄别是保费还是保额的百分比——多数是保额。因此,市民在购买保险时要注意合同约定的返还比例,一般不与缴费直接相关,而是保额的一定百分比。

  而在银保产品中提得比较多的是预期收益,既然已经“预期”,肯定就是不确定的,无论销售人员销售时如何宣传,保险产品到期时,肯定不会对预期收益进行“刚性兑付”,保险市场几乎没有“刚性兑付”的先例。如果产品的收益是确定的,保险公司肯定不会用上“预期”这样的“模糊”字眼。此外,“红利”也是保险合同中提及非常多的,而“红利”的实际收益也是不确定的。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

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