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2003年已经过去了,"工作利益"多方收集整理,总结了2003年最典型的四大"用工陷阱",在提醒劳动者小心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警示用工单位,别伸手,伸手必被捉。陷阱一:社会保险月月扣,却都进了单位的腰包周小姐的工资单显示,每月单位扣除她大约185元"三金",从2002年5月1日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直到2003年11月中旬周小姐辞职,她想知道自己社保账号倒底有多少钱,经查询单位只给她交了一月社保金,而且所有的钱还是周小姐自己出的。可是从上班到现在,每月工资单上都显示扣除社会保险金185元,这笔钱到哪去了呢?无疑问题出在单位身上。点评:单位未向社保部门缴纳养老保险,又在员工工资单上扣了钱,如果情况属实,那单位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陷阱二:合同未到期"逼"人辞职Julia原是一家网络公司编辑部的职员,数天前接到通知,公司因调整经营方向需要,将她调离编辑部转到市场推广部。Julia很不愿意,因为当时合同中签订的工作岗位就是编辑,自己已经干两年多了,市场部根本不适合她。Julia找到人事部,得到两个选择:一是服从安排,工资由原来的编辑固定工资转为市场部的效益工资;二是主动辞职,公司不负任何责任。点评:单位在变相辞退员工,不想支付违约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单位解除Julia合同要支付违约金,但若是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些企业为达到减少支付经济赔偿金的目的,便采用了恶意的逼迫式辞职法,让员工在忍无可忍下自动辞职,其实这是违法行为。陷阱三:空白劳动合同骗你没商量小周好不容易被某销售公司录用,当她兴高采烈地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人事经理拿出了一份空白的劳动合同,就让小周在乙方签名处签字,并暗示如果不签字就不用她了。小周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签了,当她向经理询问合同期限时,经理回答是无固定期。但是,她仅工作了两个多月,公司就辞退了她,当她问经理自己签的是无固定期合同,为什么会被突然辞退时,才发现合同用工期限上填的是3个月。点评:一些企业用工不遵守劳动法关于签署劳动合同的规定,强迫员工签空白的劳动合同,这样不仅可以随意更改用工的时限,甚至还有承诺作为高一级的用工单位使用,但实际降格到下属企业使用以降低员工待遇的情况。遇到空白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拒绝签署并举报。陷阱四:加班费被换成补休小赵在休息日加了班,他向财务经理提出,这种情况应支付200%的工资作为加班费。但是经理认为,他们在休息时间来上班,给他们安排个补休就行了,加班工资可以免了。点评:劳动法对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其待遇有两种选择,一是安排补休,二是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工资,所以不能用补休代替加班工资。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