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求职担保:被异化的“职场信用”

2018-08-04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职场指南早报:“求职担保”是近段时间才开始流行的,为什么?这与“双向选择”机制的“先天不足”和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有关。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宾塞的理论,劳动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这就是说,劳动市场上雇主和求职者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求职者的信息包括雇主很容易获得的公开信息,例如,年龄、学历、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等等,也包括实际能力、个人性格与爱好、勤奋程度等雇主不易获得的私人信息。雇主总想找到最好的雇员,但他们拥有的信息比求职者少。同样,用人的雇主也有一些私人信息是求职者所不了解的。求职者想找到好的工作,但他们拥有的信息也比雇主少。雇主的信息少无法雇到好员工,求职者信息少找不到好工作。这就是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困难。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求职者提供的是详细的个人资料,而招聘单位却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概不透露”。在求职者与用人者之间,尽管他们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求职者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这无疑助长了一些无视法律的企业在用人时为所欲为的气焰。此外,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压力可以说是“千金压项”,一个热门岗位八九个人竞争的情形时有发生,岗位的稀缺使得一些求职者不得不曲意逢迎,对用人单位的一些违法行为委曲求全。企业为何热衷“求职担保”?一是怕求职者用假证书行骗;二是怕求职者私吞货款,逃之夭夭;三是怕求职者另谋高就时窃取公司机密;四是怕求职者挪用公司财产。担保是一个信用概念,比如消费信贷中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借贷行为就需要担保,其担保的“标的”是客户从银行借贷的资金,这笔资金事实上已到了客户的手中,银行为了确保客户能连本带息地归还所以要求担保,这种担保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但是求职要求“担保”就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试问:“求职担保”担保什么?其“标的物”又是什么?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求职者领的薪水。其实,员工的薪水是其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按劳取酬”理所当然,何需担保?另一种说法是普遍的,即“求职者的信用”,也即上述的“四怕”。银行要求担保只是为其资金的安全,借贷关系发生前,银行要调查借贷者的诚信情况。可以说,求职要求担保是没有依据的,而且,这种“先入为主”地怀疑求职者的做法本身就是对求职者人格的侵犯,只是将未发生的一种可能性当做既成事实的做法本身就不科学。其实,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建立劳动关系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它不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没有理由让劳动者请担保人。求职者的劳动是一种过程,它没有经济标的,用人单位让求职者请担保人既不符合《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在《合同法》和《劳动法》上也没有相应依据。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用人是有风险的,任何企业不能无视这种风险。携公款私逃、侵吞货款、假证行骗、窃取商密等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职场需要诚信,用人需要规避风险。而用“求职担保”的做法来规避用人风险是得不偿失的。首先,求职者还未进门就被怀疑,极大地伤害了求职者的自尊心,这种伤害将伴随其职场生涯,工作积极性从何而来?其次,求职者因为有担保,担保人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属,为了不连累其亲属,工作上只能谨小慎微、亦步亦趋,工作创造性又从何来?再次,“担保”作为就业的“门槛”,愿意寻求担保的一般是低层次人才或初涉职场的新人,这种不合理的“门槛”无疑会被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嗤之以鼻,优秀的员工又从何来?可以说,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到了这种程度,无疑是一场悲剧与灾难,其中的任何一种风险都不亚于上述的四种风险。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职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